成为才女,是件不容易的事。李清照一花独放后,也觉得百花齐放才是春,晚年时见到一位十岁左右的小丫头,禀赋异常,聪颖过人,有意倾囊相授,将其培养成接班人。谁知小丫头毫不领情,一口回绝,说&ldo;才藻非女子事&rdo;,这话呛得李清照差点喘不过气来。后来,林黛玉动了做才女的心思,被薛宝钗谆谆教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便有些畏缩了,不太敢以才女自居了。看来,做才女往往并非女孩子的主动选择,背后或许有些难以言说的隐衷,所以恭维他人是才女,一定要慎之又慎。钱钟书在《围城》里就说过,夸一个女人有才华,等于夸一朵花有白菜的斤两。现在大家众口一词,大夸李清照是才女,在李清照自己看来,也许就是夸她有&ldo;白菜的斤两&rdo;。更让她郁闷的是,或许她只是想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没想到引出了一大帮看客的品头论足、指手画脚。她的欢乐,她的微笑,她的痛苦,她的眼泪,都成为旁人鉴赏的对象,还有人据此怀疑她的品行,说她所写的那些闺情词都是闾巷荒淫之语,自古以来缙绅之家的那些大家闺秀、小家碧玉,没有像她这样肆无忌惮的,这又让李清照怎一个愁字了得。
1美酒
李清照大约出生于济南章丘,童年时代随父亲李格非居住在都城汴京。李格非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学者,学问做得好,诗词文赋也样样精通,颇受文坛盟主苏轼的赏识,与廖正一、李禧、董荣号称&ldo;苏门后四学士&rdo;。拥有这样一个父亲,已经足够令人自豪了,而她母亲来头也不小,是仁宗朝状元王拱臣的孙女,连宋史都称赞她的文章写得好。这样的父母,确实无可挑剔,当代有名的宋词研究专家缪钺先生不无羡慕地说,李清照正是承接了父母双方良好的遗传因子,所以&ldo;灵襟秀气,超越恒流。&rdo;(《诗词散论》)。
少年的李清照,生活快乐得更让人嫉妒,尤其是看到今天的小学生、中学生,背着沉重的大书包,穿梭着各个补习班之间。相比之下,李清照就是一只没有被关进笼子的小鸟,欢快、活波得令人眼红。看看她写那首《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青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罗衣轻飏,象燕子一样地在空中飞来飞去。见到客人到来,来不及穿上鞋子,也顾不上头发松散、金钗坠地,一溜烟地往房间里跑。跑到门口,又不甘心,非要看看来的是个什么样的人,于是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ldo;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rdo;。小孩调皮,往往是父母放纵的结果。北宋的家庭教育,其实是很严格的。保守党领袖司马光,就严格规定家中的童仆不得进入后院,妇女婢妾无故不得出中门,确实有事要联络,就拉扯一下铃铛,让小朋友跑跑腿,传传话。李清照生活这样自由,似乎与她有位拘谨的后妈有关。据说,李清照的亲生母亲,是汉国公王准的孙女,李清照出生的时候,可能是因为难产或者产后虚弱死掉了。状元王拱臣的这位孙女,当了后妈,很是担心给人留下歹毒的印象,所以步步留心,不多一句话,不多走一步路,唯恐他人嗤笑了去,这样就给少年的李清照留下了很大的活动空间。
十九、李清照(2)
文学青年过分自由,就会沾染一些不良习气,比如酗酒,李清照也不例外。这首大家都很熟悉的《如梦令》,就是写她酒后微醺的感觉: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在野外的亭子里喝酒,喝得时间太长,喝得太多,头晕晕乎乎的,连回家的路都弄不清楚了,驾着小船儿,一头撞进荷花深处,把已经开始晚休的鸟儿吓得扑腾扑腾四处乱飞。游乐的时候,她要浮一大白来表示心情愉快,景致如此迷人,如何能无酒?伤春的时候,她要借酒来消除郁悒的心情,&ldo;正是伤春时节,酒阑歌罢玉樽空,青缸暗明灭&rdo;。雨疏风急,花儿零落,怎能无酒?&ldo;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rdo;。秋天到了,树叶落了,心情坏了,也得喝酒,&ldo;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rdo;。冬天大雪纷飞,天地一片晶莹剔透,梅花开了,心情好了,也当喝酒,&ldo;每年雪里,常插梅花醉&rdo;。看看这首《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在大雪覆盖的严寒冬季,透过雪中一枝寒梅,词人已经感觉到春天的即将来临。为了好好端详这一片雪白背景中独自傲放的寒梅,词人准备了美酒,放怀畅饮。冬日的景色,因这一枝寒梅而平添数分旖旎风光,变得妩媚多姿。
亲人远离,相思寂寞,百无聊赖,也唯有饮酒,&ldo;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寄过雁&rdo;,&ldo;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rdo;。流落在外,相思难奈,也要喝酒,&ldo;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rdo;,&ldo;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