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满头白发,未老先衰,缺衣少食,浪迹天涯,此情此景,让人潸然泪下。前人说,读《离骚》可以不流泪,但读这首诗不能不伤感。但朱熹朱文公却说&ldo;杜陵此歌,豪宕奇崛,诗流少及者。顾其卒章叹老嗟卑,则志亦陋矣,人可以不闻道哉&rdo;(《朱文公文集》卷八四)。朱文公说,老杜这组诗艺术风格自然是不错的,只是结尾格调不高,老在感叹自己日子太苦、年纪太大,这说明老杜在&ldo;道&rdo;这方面修养还是不够。理学家之所以让人生厌,就在于他们不近人情,没有一点人的味道。
困境中的老杜茫然四顾,何处是他的安身之所,何人是他的依靠?&ldo;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rdo;(《发秦州》),四川有很多老朋友,又远离战火,看来就是他的乐土。这年十二月一日,老杜一家又踏上征程,&ldo;不缘衣食相驱遣,此身谁愿长奔波&rdo;(王建《行见月》,不解决衣食问题,他就要不停地奔波在旅途之中。
三、杜甫(13)
历经千辛万苦到达成都的杜甫,终于过上了几年安稳的生活。上元元年(760)春天,在老朋友彭州刺史高适及表弟王司马的帮助之下,诗人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旁建造起了草堂。草堂虽然简陋,生活依然艰苦,但一家人开开心心团聚在一起,自然也有道不尽的幸福,&ldo;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rdo;(《江村》),&ldo;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rdo;(《进艇》)。老杜结婚已经近二十年,二十年来诗人一直东奔西走,干谒旅食,与妻子相聚之日实在是少之又少,不经意间当年的新娘已经成了老妻。富贵之极的贾元春感叹&ldo;今虽富贵,骨肉分离,终无意趣&rdo;,&ldo;父女兄弟,反不如小家得以常常亲近&rdo;。如今老杜也许会感叹虽然清贫,但画纸下棋,敲针钓鱼,享受天伦之乐,也是心旷神怡。更何况邻里和谐,民风淳朴,多有素心人相往来,&ldo;邻人有美酒,稚子也能赊&rdo;(《遣意二首》),&ldo;邻家送鱼鳖,问我数能来&rdo;(《春日江村五首》,&ldo;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rdo;(《野人送朱樱》)。
可惜,这样的日子不能长久,他的悠闲是建立在友人大力资助的前提下,而这种资助并不稳定。一旦有变故,一家七八口人‐‐他的妻子、三弟、两个儿子、两三个女儿的生计都会存在问题。诗人说他曾经参加劳动,&ldo;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rdo;(《有客》),但对他而言这显然不是谋生的手段,只是休闲的方式。因此,草堂的生活并不总是浪漫的,&ldo;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rdo;(《百忧集行》)。在窘困之中,在生活的压力下,笑也勉强。而当暴风将屋顶的茅草卷走之时,诗人显然连勉强的笑容也挤不出来了。&ldo;蜀酒禁愁得,无钱何处赊&rdo;(《草堂即时》),&ldo;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rdo;(《屏迹三首》),这时剩下了之后愁了。他唯有向友人高适求救:&ldo;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rdo;(《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一绝》)。
代宗宝应元年(762)正月,严武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是杜老夫子的老朋友,经常率领随从到浣花村来看望他,也正是在他的资助下,杜甫翻修了草堂。不过,几个月后,严武调回首都,而成都又发生叛乱,杜甫只好留下三弟看守草堂,带着妻子儿女漂泊到梓州与阆州。直到广德二年(764),严武重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杜甫才回到成都草堂。这年六月,在严武的推荐下,朝廷任命杜甫为节度使暑中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杜甫盛情难却,也为了缓解家中的经济压力,硬着头皮上任了,&ldo;已忍十年伶俜事,强移栖息一枝安&rdo;(《宿府》)。幕府工作是枯燥的,距离浣花村较远,他不得不一个人住进幕府里,&ldo;束缚酬知己,蹉跎效小忠&rdo;(《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杜甫早年患有疟疾与肺病,如今&ldo;白头趋幕府&rdo;(《正月三日归溪上》),心情不好,长久坐在办公室里,感觉身心疲惫。但即使这种日子,对晚年的杜甫而言也是难得的奢侈。永泰元年(765)年四月,严武暴病身亡,杜甫在成都失去了最后的依靠,就离开了草堂,出川而去。也有传闻说杜甫触怒了严武,严武欲杀他立威,老杜见机而走。
大历元年(766)的夏天,杜甫来看蘷州,他在这里停留了一年零八个月,但却留下了四百五十余首诗,平均两天一首,几乎占据了他诗歌全集的三分之一。尤其是他的律诗,更是达到了顶峰。看这首《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由于蘷州都督柏茂琳的照顾,杜甫这一年多的生活也算平稳。据说为了风痹,他养了上百只乌鸡,还在城东有四十亩的果园,甚至还有了不少仆人,诗人经常在诗歌中提到的就有阿段、信行、伯夷、辛秀等。不过,在诗人看来,蘷州虽好,也非久留之地,晚年的杜甫思乡之情日益浓厚。大历三年正月,杜甫带来全家,乘着木船,出峡来到江陵。但江陵的生活显然是他始料未及的,&ldo;苦摇求食尾,常曝报恩腮。结舌防谗柄,探肠有祸胎&rdo;(《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日子一天比一天苦,身体一天比一天差,诗人茫然了,&ldo;更欲投何处?飘然去此都&rdo;。晚秋的时候,诗人飘零到湖北公安县,但公安并不太平,他乘船继续南下,来到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