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外公云淡风轻道:“你还能看到哪些?说你看到的就成。”
众人都听出来了,娄玉城所能看到的东西很有限,他还是跟在外公身边的。
邱安明听了外公的话,表情也有点傻了,却是不死心,继续问了一句:“外公,孙爷爷,我不是一直跟着您二位的吗?我跟阿城几乎寸步不离左右。怎么就是我们看到的,都能说?”
孙爷爷也笑:“寸步不离,那也说不上。你们啊,随便说吧。反正你们看到的东西,都是面上的。”
苏外婆出面:“行啦,别缠着老头子他们,让他们吃了赶紧去休息。聊天时候多的是,不急这一时,让阿城和安明也吃了饭赶紧去休息。”
苏家的晚饭还没吃呢,听到消息的苏怀秀和邱玉山骑着自行车也赶来了。
儿子是他们唯一的儿子,当然惦记了,老父亲这么大的年纪了,苏怀秀肯定更是惦记着。
苏怀兰手里拿的药膳食谱,是跟大闺女姚倩问的,此时孙爷爷回来了,当然更要问一下他的建议。
再说,四个人在外面风餐露宿,虚不受补不错,可是四个人在吃食上,是不是也要对症下药。
娄玉城听到苏怀兰问孙爷爷的话,连忙说道:“兰姨,我好几个月没见到我爷奶我娘了,再加上马上就要过年了,我得回去。家里也会给我做好吃的,兰姨您不用为我操心。”
苏怀秀也说:“小妹,马上要过年了,安明也跟我们回去,等过年再过来。你就不用操心他了。就给爹和孙叔补身体就好。”
苏怀兰当然知道,出来几个月,也不可能留人在家里补身体,不过她早有准备,将闺女写的方子,请孙叔看过以后,又听了建议,旁边姚倩也听了听,便又将食疗药膳方子改了几处,分别誊写了两张,一张给了娄玉城,一张交给二姨苏怀秀,给他们带回去。
等吃过饭,苏怀兰又喊上儿子姚继宗:“阿宗跟我回家拿东西去,一会就回来。”
没多久苏怀兰提回来几个小口袋,分开装的,里面都是些温补的食材,单看也不是什么稀罕的,可是凑到一起,就显得稀罕了,什么红小豆,杜仲之类的。她还另外拿了一个小袋子,单独交给苏外婆,又嘱咐苏外婆好好收到卧室里去。
当时也没多说,苏外婆等人不注意,才悄悄问闺女:“你神秘兮兮的,那个小袋子里的是什么好东西?”
苏怀兰悄悄道:“人参。换不到太好的,听说是三十年的野山参。给爹跟孙叔一起补身体吧。”
至于两个小辈,年纪小,远不到喝参汤的地步。
那几个分门别类放的小袋子,苏怀兰给了二姐:“阿城那份还在我家。晚上他跟阿宗睡一个屋,明天从咱家走,到时候给他带上。这些是我给安明准备的。等你们回了家,给安明做吃的。怎么做,倩丫头都写好了。照着上面来吧。”
苏怀秀也没客气,还特意拿了那张写了菜谱的方子来看:“黑豆炖猪骨头,真是难为小妹,连黑豆都能买到。倩丫头,这里头有什么说法吗?”
姚倩也就多解释了两句,这个汤,适合劳累的人补气血的,黑色入肾经,有了精神气,人也就慢慢恢复了力气。
娄玉城看到东西这么多这么杂,就知道找来不容易,连忙再次拒绝:“兰姨,我要那个方子就成。东西真不用给我准备。南乡那边海货少,家里的杂粮还是容易找的。”
苏怀兰:“行啦,不给你这些东西,那就让外公给你结算工钱?给你算算出去了多少天,折算成钱票?听话,别再客气。”
娄玉娥也知道弟弟不能再推辞,连忙推了推弟弟:“阿城,兰姨都准备好了,特意给你们准备的。你回去再找,还不得浪费时间?”
娄玉城当然也就见好就收,又给苏怀兰道谢。
第二天就是农历二十九了,娄玉娥娄玉城姐弟俩一起回了南乡。
苏外婆忙着在家里给两位老爷子做些补汤,一时间也没过来。
苏怀兰昨天看到老爷子好好进门的,可她还是不怎么放心,生怕第二天,人放松下来以后,反而会生病。
她提着从早上就炖上的红豆粥,里面的水可不是普通的水,而是用了豌豆磨出来的浆子,再放去赤小豆和大米,一起熬煮的。
这个粥听起来不是什么复杂的,可是做起来麻烦,家里人也都爱吃,便炖了一个大号铁桶锅。
这个锅,还是她从港岛买回来的,听说那边的人专门用这个锅吊高汤的,吊出来的高汤,存好了,能用很久。
在家里人看来,就跟个水桶差不多了,便都叫陈铁桶锅。
苏怀兰用平时煮粥的锅,盛了七分满,就提着往苏家大队去。马上要过年了,家里过年的食材也要忙起来了。姚倩尽管也很想去看外公孙爷爷,可还是要留在家里,带着弟妹们一起准备过年的食材。
姚德业在过年前最后两天,也专门去外面买煤了,这个冬天有些冷,年后还不知道要冷到什么时候,他担心煤不够用,就出门找关系多买些煤。
苏怀兰提着粥,走到苏家大门口,就看到二嫂白荷花慌慌张张的:“小妹,快,你腿脚快,快去邮局,给婉清打电话。不行,打给那位邵同志,请她帮忙找药!爹和孙叔俩人,从今天凌晨开始,就一直在窜稀!”
窜稀,那就是拉肚子。一般人都受不了,何况是在外吃了大苦头的老人家?
苏怀兰听到这个话,一刻不敢停留,放下粥锅,就往外跑。
跑到一半,又回头问:“二哥呢?”
凌晨窜稀,二哥怎么没早点告诉她。这个时候都几点了,娄家姐弟都已经吃过早饭回去了。
喜欢一家人在六零年代卷生卷死请大家收藏:()一家人在六零年代卷生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