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非天命,皆人力不及也。蒙古人本来就不擅水战,船也是大而不当。载人很多,但不抗海浪。在河道与近海作战尚可,到了远海,恐怕就不行了。&rdo;郭璞本是江南水乡人士,对船也不陌生,品评起蒙古战船的短长,侃侃而谈。&ldo;况且那远征之军,还有大半是汉人,未必和他们一条心。以疲惫之师将疑惑之众,不败才怪。纵使没有飓风帮忙,他们也难获胜。不过我大明水师的战船,也没比蒙古战船好哪去,人是载得更多了,走不了多远,就得补给,没等到地方,粮食就耗尽了,还打什么,我看能回来就不错&rdo;。
&ldo;的确如此,我看不如船小一些,灵活一些,两边多装些火炮,反正咱们的火炮射程远,跟敌船绕着圈打,船打沉了,敌人自然就淹死了,傻瓜才和他们靠近了拼命&rdo;!小姜烨在旁边听了半天,终于插上了一句话。这次他死乞白赖的央求了曹振几天,才和众人一起来到了京城开眼界。平时众人没有时间照顾他,把他闷在馆驿里,几乎头上长出犄角来。今天终于可以出来,兴奋得几乎把船蹦翻。
&ldo;孺子可教&rdo;郭璞夸了一句。这种水战打法是前所未有的,以前都是两船对着射火箭、对撞,用拍杆互击,然后跳到对方船上用刀互砍。这种让敌人不能靠近的打法,除了武安国,所有人都是第一次听说。
&ldo;我这徒儿,不枉为师疼你&rdo;十三郎高兴的拍拍姜烨的头,得意非凡。&ldo;照姜烨的说法,船上除了水手,只需要炮手,人可以少很多,也就不需要太多粮食和水。这种船队在海上纵横,肯定没有敌手&rdo;。他把菜盘子又换了一种队形,&ldo;我这样,以侧翼的火炮齐射,只要打准了,一次足以打沉一艘敌船,等战船把敌人的船只打光了,再掩护专门的运兵船运兵上岸,到了岸上,就是我大明火铳兵的天下,有了战船,把驮炮都省了,武兄,你此计看如何&rdo;。见武安国半晌不说话,十三郎高声问。
&ldo;啊,我看不错,姜烨这种打法远远好于接舷战,我刚才想起一种船,更适合航海,但是我没有它的图纸&rdo;,武安国说道。一种船在他脑海里浮现,他在北京时曾经有过一个十六世纪西班牙大帆船的模型,但到底怎样造船,他并不了解。&ldo;这种船适合远洋,耐风浪,并且载重大,船速快,可惜,可惜……&rdo;他边说边摇头。
&ldo;不妨,武兄只管把外形画出来,我们找一群老造船师傅研究,再召集常在海上行走的海商,看谁能推荐好船型。要抗风浪,速度快,转弯灵活的。我们的火炮射程远,这才是关键,战术也得改一改,要所有的船协调一至,还要保持队形&rdo;。
&ldo;保持队形不难,关键是号令统一。我们家乡赛龙舟时,就是靠鼓声和指挥的旗子统一众人的用力。海上浪大,声音肯定听不清楚,但可以靠旗子指挥,不同的命令用不同的旗子,颜色和指示的方向、挥舞的次数不同即可发布不同的命令。晚上再把旗子换成彩色灯笼就可以了,糊灯的彩纱好找,即透亮又不怕风。&rdo;郭璞建议到。
&ldo;妙计,郭兄好发明&rdo;武安国一拍桌子,几乎把桌子拍散。他不知道此时西方是否发明了&lso;旗语&rso;,但心中明白将来后世追溯起中国旗语的发明者,必然是眼前这位郭璞无疑。想到此节,忍不住拍案叫绝。
&ldo;客官,您是要叫花船吗&rdo;,小二哥听到拍桌子声,从隔舱跑了进来。
&ldo;不必了,准备结帐吧&rdo;郭璞吩咐道。等小二答应着走了出去,轻声说&ldo;靖海侯先别忙着静海,今晚我们还得回去商量怎么写明天的奏章呢&rdo;。众人说笑着正准备起身,外边却传来低低的歌声。
&ldo;你看它,西子湖畔,武穆志未死,你看它,姑苏城头,子胥恨难平,休道是,国之干城,到头来,一缕英魂秋风冷,江海掩悲声……&rdo;。伴着二胡,在热闹的水面上传开,显得格外凄凉。
&ldo;去去,沈公子,您再唱几句,客人全让你唱跑了&rdo;,小二哥冲对面的船上喊到,对面的歌声乍止,叹了一声,艄公把船撑了开去。
&ldo;小二哥,唱曲的是哪个,好像是个读书人么&rdo;?郭璞叫进小二,问道。
&ldo;嗨,客官别提了,还有哪个,就是沈家二公子呗&rdo;!小二回答到,看看舱板上莫谈国是之词,不再多说。十三郎见状,赶紧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银子,塞到小二手中。
小二口上推辞着,攥紧拳头,把银子藏进怀里。压低声音说&ldo;嗨,这沈二公子,就是江南人尽皆知的沈万三的孙子,他家曾是江南巨富,人说&lso;枯树影,万三名&rso;就是说他家富得有树影的地方就有人知道。你们三位看是北方人,说给你们知道,你们千万别外传&rdo;,小二左顾右盼,见四下无船只靠近,又接茬说道:&ldo;谁知到了他父亲这辈,得罪了当今圣上,抄了家不说,还发配岭南。这沈二公子是逢大赦天下时回来的。当年这秦淮河上提起沈二公子沈彬的大名,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自幼帮着父亲打理海上生意,那个精明,周围进出的海商,都敬他三分。又精通海上数国番文,琴棋书画更是无一不晓。平日里一帮富家公子跟着他吃喝玩乐,挥金如土。等到这沈家败了,沈公子就没人理了,你想,哪个大了胆子敢雇他做事,就只有在河上靠给人写曲为生,世态炎凉啊。去年得了一场大病,差点死在河上,亏得当年几个要好的姑娘,出钱给他找了大夫。这些女子当年得过沈二公子的好处,如今还记得不时买他点曲子,他那凄凉的曲子谁爱听了扫兴啊,这还不是变相周济他!都道这些欢场女子无情,唉,要我看,比那些读过圣贤书的男人,有情有义得多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