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运银号,大周三大钱庄之一。
柳双离原本以为,作为在大周如此大牌又有着响亮名号的钱庄,其店内的装潢定是非比寻常,与众不同的。
可真正进入,眼之所见后,她才发现,这跟她以往所到过的那些商铺,也没什么不同啊。最其码,单从外表上看过去,是没什么不同。
要知,柳双离是一向节俭惯了的,因此她所常进的那些商铺,也都是普通百姓人家最常进的那种最最普通商铺,也就是那种任一城镇上比比皆是的商铺。
而这个传说中的,在大周任一城镇都有分号的宝运银号,在河南府的这一家,其店内之装潢,就是百姓人家最最常见的那种。
只见店面不大,除了店门旁供客人稍作休息的桌椅外,就只有占完右侧整面墙的,那简单而古朴柜台。柜台比之其他商铺的柜台来说很高,看去足有四尺高。柜台内也没有其他商铺所必有的供客人挑选的商品。
也因此,就更显出了这家店的孤陋清寒。
柳双离就是带着这般诧异的心情,走进了店内。一进得来,一眼就看见了站在柜台后最中间的那个,一只眼上戴着个奇怪的西洋镜片,表情严肃的中年男子。
看中年男子的神态及装扮,应就是这家店的掌柜无疑了。
就见中年男子推了推鼻梁上的镜片,问道:“这位小哥,不知是要存货,还是要兑换现银?”
“都不是,”柳双离摇摇头,自怀中取出一物,递上前去,“不知掌柜可认得此物?”
这个……
中年男子见之由不得一惊,伸出接物的手都忍不住的有些颤抖。
这是一面银制的令牌,周身无字无画,通身看去,只有依着器理走势,纹制的一条条如流云似蚕丝般的线条。线条交错相织,看似毫无章法,却实则暗含外人所不知的秘密符号。
这无疑正是宝运银号独出的银丝令印,是银号中仅次于金牌令印的二号令牌。凡持有此令牌者,无论去到大周境内任一家宝运银号,都无需出示兑票,即可换取此钱庄中当下所有之库银。
中年男子细辨着令牌,手心止不住的微颤不已。想他在这银号当了近十年的掌柜,这银丝令印,也仅是第二回得见。
记得上一回见着,还是在八年前了。那年黄河道口发大水,百姓流离失所。听言是庄主心善不忍,往黄河道口各大钱庄连发了十几面银丝令印,只为方便各处调用钱庄库银,好救济灾民。
即便如此,那年持令印而来的,也是钱庄各道口的堂主,还副带有庄主印章的一封文书说明。而眼前这个看似普通的少年,究竟是何人,竟能持有这样一面令印?
银丝令印,虽然不定数量,但它却不似金牌令印般,分别掌握在不同人的手中。凡在宝运银号做事的人都知道,银丝令印,无论多少面,只掌握在庄主一人手中。他人即使得此令牌,都不能常期持有。而庄主每次发出令牌,那接令者办完事后,都必要及时交回令牌,不得有丝毫延误。
又因现在的庄主行事一向稳重,如无大事,都不会发令行事。所以,即使在宝运银号中有头有脸的人,都很难能见到这面令牌。
可现在,也没听说有什么大事啊,却怎的就见到了这面令牌呢。
庄主发出此令牌,有何用意?
而眼前这面银丝令印,怎么看都不可能是假的。
中年男子心下生疑,眉头深锁,上下打量着柳双离许久,才沉声问道:“请问这位小哥,你可知这是何令牌?又从何得到这面令牌?知不知道如何使用这面令牌?”
如此连声的追问,让柳双离也不由的提起了心来。
她愣了一愣,片刻后才回复笑脸,抬眸答道:“这银令牌是原永定侯府的韩三公子给我的,我不大清楚它的用处,只听韩三公子说,这是你们钱庄的特制令牌。他给我令牌时只说,要是我哪天缺钱花了,拿着这面令牌去找你们,你们就会给我银子花。还有要是哪天,我有急事要找他们,一时又找不到的话,也可拿着这令牌去任何一家宝运银号,你们会帮我忙的。”
“韩三公子?”中年男子又是一惊,这宝运银号专属的银丝令印,竟是从韩府的韩三公子处得来的,这又是什么道理?
“是的。”柳双离笑着点点头,“还有韩二公子,你们钱庄的姑爷,他也跟我说过这样的话。”
中年男子一时间只觉得头上似有不名之汗滋滋冒出,好半晌才定下心来,问道:“小哥识得原永定侯韩府的两位公子爷?”
要知那两位大名远扬的韩家公子,他多年以来都是只闻其名,不得见其实啊。
“当然识得,两位公子对我都挺好的。”柳双离回得理所当然,笑得也很是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