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道奇兴趣大增,若非场合不对,他就算是厚着脸皮以大欺小,也要亲自领教一下这部奇书的精妙。
从师妃暄身上收回目光,杨庆对道信大师笑道:“晚辈对禅宗有些心得,还望大师不吝赐教。”
这位禅宗四祖,又和历史上的那位不同。
历史上,道信只活了七十多岁,此时更应该在四十岁左右。
但这个世界的道信,却似乎已经年逾百岁。
只见他一对白眉长垂过耳,雪白长须垂盖隆起的腹部,明明已经老态龙钟,目光却犹如神光电射,脸肤幼滑如婴孩,且白里透红,青春焕发。
他虽肥胖,却不显臃肿,一派悠然自得,乐天知命的模样,让人觉得和善可亲。
听杨庆说自己也研究禅宗,道信大师宣了一声佛号,接着眉开眼笑道:“小友果然是与我佛门有缘!”
杨庆笑道:“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舍离文字义解,直彻心源。”
道信大师一听后世禅宗精义,喜得抓耳挠腮:“妙极!妙极!若小友能入我门,老僧便将衣钵传于你!”
杨庆摇头拒绝道:“晚辈自觉已经彻悟菩提妙理,此生与佛无缘了!”
言毕,一甩云师兄同款披风,闪身退至三丈外,同时运转玄功,晋入天人合一的绝妙境界。
见此情形,围观群众都是精神一振……打的要来了!
不得不说,大家都和杨庆一样,没什么觉悟,居然连四大圣僧的佛法都不愿多听。
感受到杨庆那节节攀升的气势,四大圣僧对视一眼,最后由智慧大师踏前一步,眉目低垂,双手合十,轻诵道: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在旁人看来,智慧大师只是在念经,实际上却在念经的同时,以一股秘不可测的精神力量遥制杨庆心神,想要令他不战而败。
然而杨庆的精神修为比他还高,当即哈哈一笑,手捏智拳印,让自己在对方精神中,化作慈悲为怀、救济他人的千手观音形象……
正是大石寺罗汉殿中的那一尊。
智慧大师闷哼一声,对几位同伴说道:“邪帝已然进窥天人之道,几位大师可莫要托大。”
华严宗的帝心尊者轻喝一声,整个人如瞬移般出现在杨庆身前,将一根灌注了佛家真力的禅杖,往他的右肩打去。
杨庆一甩披风,与禅杖相撞,发出嘭得一声巨响,接着打出一拳蕴含了螺旋劲气的“金刚解”,迎上了嘉祥大师以百年枯禅玄功发出的“一指头禅”!
此时,道信大师也以一掌,隔空劈向杨庆左肩。
“罗汉卸!”
虽然几位大师的佛功已经浑圆如一,难以借从他们那里接到气劲,但他们的沛然大力,却能让杨庆借势翻身跃至空中。
智慧大师如影随形,双手盘抱,一股气柱立时冲天而起,斜击杨庆背心。
在众人看来,杨庆身在空中无处可逃,只怕会被这一招直接拿下……
然而杨庆只是早有预料般,轻轻横移两尺,就躲开了这一杀招,随后自上而下,以名贵冰蚕丝织就的披风,裹挟着一团金色的螺旋气劲,好似如来佛以五指山镇压猴哥一样,气势汹汹地重轰身下的嘉祥、道信、帝心三位大师。
嘉祥大师伸出枯瘦右手,在身前比划数次,接着再向上一点,顿时引出一股威力无俦的精纯指力,正面硬撼杨庆居高临下的一击。
帝心尊者也将真气附于禅杖,猛地往上一捣,仿佛要一下撞碎杨庆这口顽固不化的铜钟。
道信大师的战意最低,却也不能公开摸鱼,于是在以双掌轰出滚滚气劲的同时,还出声提醒道:“小友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