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君发问了:
&ldo;那么说,你全接受了?&rdo;
王莽跪行了两步:
&ldo;非也,今日的策命,臣只接受责任、只接受压力!本着这个原则,臣可以担任太博,可以受安汉公的美号,甚至,也可以接受萧相国的故宅!萧相国是大汉的元勋.住在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一定会使我时刻不忘肩负的责任!但是,臣不能接受益封两万八千户的赏赐,更不能接受子孙荫爵袭土的特殊待遇!&rdo;
殿上一片唏嘘之声,很多人为王莽可惜,要知道,万户候的实惠、世代罔替的殊荣,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王莽居然会无动于衷?莫非他有更高的追求?
王莽觉得有必要解释一番:
&ldo;列位,王莽不傻,知道这样做也许会招来许多人的误解,会说王莽我这么着是在沽名钓誉,是在觑觎着更多的什么!可是,我宁愿忍受这些误解,也不能接受这两项赏赐!列公啊!你们很少到下面去,你们不知道大汉子民如今有多么凄惨!前两年,鲍宣曾经上书,说到民有七亡七死,大家一定都还记得吧?他说,大汉子民有七亡,也就是七种失去养家糊口手段的情况:阴阳不和,水旱为灾,是一亡;县官重责,更赋租税,是二亡;贪吏并公,受取不已,是三亡;豪强大姓,蚕食无厌,是四亡;苛吏徭役,失农桑时,是五亡;部落鼓鸣,男女遮列,是六亡;盗贼劫略,取民财物,是七亡。七亡倒还算不了什么,还有七死等着呢!哪七死?酷吏殴杀,一死;治狱深刻,二死;冤陷无辜,三死;盗贼横发,四死;怨仇相残,五死;岁恶饥饿,六死;时气疾疫,七死!老百姓有七亡,而无一得,有七死,而无一生,打算让国家安定,门儿都没有!列公啊!咱们立在庙堂之上,吃着皇家的俸禄,能不替老百姓想想吗?真要逼得老百姓没了活路,大汉的江山还稳得了吗?我今天要是受了这两万八千户的封邑,就不知有多少人要流离失所、卖儿鬻女!再说那子孙荫爵袭土的赏赐,别以为那是给后代儿孙造福!身不动膀不摇,躺在父辈怀里享清福,那能造就一代坚强的接班人吗?这种优越的环境,只能生产纨绔子弟,寄生虫!我说这话列位别不爱听,甭管哪朝哪代,这种纨绔子弟多了也只能毁了老子们打下的江山!所以呀,太后,臣王莽心领了朝廷的这份恩典,等老百姓家家都富起来,您再给我物质奖励不迟!&rdo;
王政君深受感动,大臣们不干了:
&ldo;安汉公严于律己的作风真值得我们学习一辈子!可是,封爵裂土,是祖宗留下来的规矩,给您这样的赏赐,不是为了让您可以减少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治理国家的大事业当中去嘛!您千万别推辞!&rdo;
大臣们这么力争.有着自己的目的:
&ldo;我们没日没夜地这么干,图什么?不就图个赐侯裂土、封妻荫子吗?您这么一带头,叫我门还有什么指望?&rdo;
王政君看着这么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就想了个折衷的方案:
&ldo;既然安汉公境界这么崇高,提出要等到家家富足再论封赏,所谓恭敬不如从命,就照他的意思办!不过,为了奖励功臣,至少应该把安汉公的傣禄数额和家臣数量都增加一倍,这也不算多,安汉公料无推辞了吧?新任大司徒马宫,新任大司空王崇,你们二位辛苦点儿,多做点儿调查统计工作,等老百姓一富起来,就赶紧报告,朝廷好兑现诺言,封赏安汉公!&rdo;
王莽还是不答应:
&ldo;太后,臣的俸禄够花的了,不能再增加了!臣倒有一个建议,您如果批准,为给臣长三倍的工资还有用!&rdo;
&ldo;哦?有这么好的建议?快快请讲!&rdo;
王莽扳着手指头细细算来:
&ldo;朝廷对王莽欲行封赏,无非是想让莽忠心保国,其实,莽区区一人,纵使浑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子?里想过了,要想让大汉兴盛起来,人心最重要,人心齐,泰山移嘛!可现在从上到下,大汉六千万人口,倒恨不得有八千万颗心眼儿!因为什么?咱对老百姓只有索取没有付出啊!不光老百姓了,就是中下级的官吏,咱们也照顾得很不够,臣就听到过不少怨言,有不少个官吏,到现在还拿不够全额傣禄呢!还有,大汉是刘氏开创的,可现在有许多的刘氏宗亲,还是布衣、白丁,老祖宗留给他们那点儿老底子,早就抖落光了,日子过着惨着呢!要说是拢络也好,是收买也好,反正有赐给臣一家一人的财力,不如让天下人都沾点儿龙恩!臣建议如下:一,赐天下百姓每人一级民爵!二,官吏在位二巨石以上者,一切满秩如真!三,封孝宣皇帝曾孙刘信等三十六人为列侯!四,故东平王刘云蒙受冤狱,予以平反,立其太子刘开明为东平王!五,新皇入奉大统,中山国应有嗣继,立故桃乡顷侯刘宣之子刘成都为中山王,以继王统!七,太仆王恽等二十五人,都有这样那样的功劳,全都赐爵关内侯,功劳大小各赐封邑不等!八……&rdo;
王莽这几条建议说出口来,立刻招来一片欢呼声,这欢呼声,从未央宫一直响到了长安城,又回荡在大汉一百零三郡、二百四十一侯国的土地上,王莽拢络人心的策略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王莽--第二十章 荣升国丈
第二十章 荣升国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