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就在几日之前,守卫繁京的最后一道关隘——青门关被晁勇带兵攻破。
&esp;&esp;青门关一破,繁京附近几州再无与逆贼相争之力,各州刺史要么逃亡要么投降,一时间,晁勇的军队如摧枯拉朽一般化作血肉洪流奔涌向繁京。
&esp;&esp;皇帝万俟引在最初青门关刚破之时还说要御驾亲征,过了两日就在朝臣们的劝阻下改了主意,开始祭天。
&esp;&esp;此时,繁京城中的豪族已经纷纷向西南奔逃。
&esp;&esp;寰丘是大启皇帝历来祭天之地。
&esp;&esp;百多年前,大启第一位以女子之身登临帝位的皇帝万俟悠抱着被修改过的经书典籍祭问苍天,从此废掉了所有纸面上的男尊女卑。
&esp;&esp;后来,她又修改《大启律》,使三百女童在寰丘上读了整整三日的大启律法,从此大启女子也能继承家业、科举为官、同赏同罚也被成了公认之事。
&esp;&esp;站在寰丘上能俯瞰大半繁京,这里寂静的深林和辽远的苍穹见证了大启的一代又一代帝王。
&esp;&esp;有的雄心壮志。
&esp;&esp;有的不可一世。
&esp;&esp;大启绝不会有哪个皇帝像他此时这样。
&esp;&esp;站在寰丘上的万俟引想着。
&esp;&esp;像他这样,狼狈。
&esp;&esp;狼狈地祈求苍天能帮他。
&esp;&esp;无论如何,无论是谁。
&esp;&esp;梅舸已经带人准备好了难逃的车马,被抛下的宫女太监们在哀嚎,他在寰丘甚至都能听见那些哭声。
&esp;&esp;他不想成为逃离繁京的大启君主,离开繁京逃往剑南、泯州,等着其他人把繁京夺回来,他呢,是不是从此就要看着那些掌兵节度使的脸色。
&esp;&esp;史书上会如何写他?
&esp;&esp;后世人会如何看他?
&esp;&esp;天上的流云飘飘摇摇,跪在寰丘上的万俟引在心中求上天能救他。
&esp;&esp;可是苍天不会给他回答。
&esp;&esp;繁京的朱雀门大开,人们摩肩接踵带着自己的家当奔逃。
&esp;&esp;从皇城出发的马车比他们都要快一步,怕御驾受阻,梅舸在半夜叫开了城门,跟在御驾后面的,是国子监的学子和松园书院、青松书院和五年前才重新开起来的白梨书院学子。
&esp;&esp;“陛下,且小憩片刻吧!”
&esp;&esp;这话,御前伺候的太监已经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了。
&esp;&esp;万俟引都没有理会。
&esp;&esp;他透过辇车的幔帐看着在晨光里早就远去的繁京,还有目光尽头那些跟着的学子。
&esp;&esp;“梅相竟然让这些学子都跟着来了?”
&esp;&esp;万俟引的眸光深沉,尽管梅舸为他考虑得处处周到,可是看着那些学子,他就想起了刘参在玉州时候坑杀了数百玉山书院学子一事。
&esp;&esp;“陛下,您在看什么?”
&esp;&esp;听见心腹隋正陆的话,万俟引顿了顿,才说:
&esp;&esp;“我在看梅相的善心。”
&esp;&esp;被先帝一手从女官提拔成了两朝宰相的梅舸,手段狠辣,行事狡诈,先帝说她有一颗持正之心,让万俟引觉得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