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上来。”楚帝道。
随着楚帝缓缓展开信笺,群臣好奇的目光投来。
又一份全新的数据展露在眼前,楚帝忽然双目呆滞住了。
“十二万。。。。八千六百两?”
群臣大惊失色!
那不都到十三万两了么?玩呢!
他不会弄个假数据出来吧?
自行车卖得再好,按照部分人的想法也就是卖个几万两银子了。
可你这十多万两不是顶着天的吹牛么?
“回陛下,正是。”高阳道。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罗楠猛然站了出来。
他也派人去市面上粗略的统计过,城里虽然闹得很火,也经常能见到骑自行车的人。
但是要是卖出了十三万两之多,岂不是到处都是骑自行车的人么?
无论如何也卖不了这么高的量。
楚帝面色凝重:“高卿,这两份消息是何意啊。”
高阳平静道:“回陛下,第一份的价格是现货卖出的总价,这第二份是预定的总价。”
“那十二万两之多,其实是已经付款但是还没拿到货的百姓,其实想要购买自行车的人,在整个京城内已经达到了二十多万两之巨!”
“臣不才,倾尽云梦县之力号召无数百姓,两个月的时间只能造出一万多辆,可这一万多辆还是供不上卖。”
二十多万人要买自行车?
群臣哗然,眼里满是震惊。
从来没听说过一个什么物件,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会受到几十万人的追捧!
这又不是买盐买大米!
楚帝也是震撼了!
知道自行车受欢迎,但是也万万没想到能有二十多万人愿意花真金白银支持,这未免有些过于夸张了!
罗楠更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立即辩驳道:“不可能!此物就算再受欢迎,它也不是生活必须之物,如何能有二十多万人愿意出钱购买!”
楚帝仔细反复观看纸面上的消息,有些难以置信道:“真有二十多万人?朕也有些不敢相信,你是如何做到的?”
高阳凝神静气:“回陛下,只有四个字,民心所向!”
“纵观朝中高官,民间富贾,出行皆有车马为伴。而老百姓只能靠两条腿疲劳奔波。如今京郊内外皆有新厂设立,城内亦有河运加上各处商铺买卖,简直用工无数。”
“其中有大批的劳工居住偏远,天未亮时便要赶去上工,天色彻暗才能归家,这期间不知有多少辛苦,请问诸位有没有想过?”
“近几年太子劳苦功高,以南坪坊为起点,整顿民风,带动了京城上下,使得道路焕然一新,自行车可谓恰逢其时,应运而生!”
楚文照眼中泛起光彩,目光灼灼的看向高阳。
这里面还有我的事呢?
好兄弟,总算没拍父皇,拍我一次了!
高阳顿了顿,继续说道:“另外,诸位平日里应该也都有读书看报的习惯。所以也都应该知道,市面上销售自行车的利润,从中都会提取出一部分捐给偏远地区的贫苦百姓。”
“自行车能有如今火爆的现况,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百姓踊跃购买也正是体现了我大楚百姓互帮互助,上下团结一心!此可谓民风淳朴,和衷共济,众志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