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彦谟认为自己为李唐立下很多军功,却被杨复光呼来唤去,十分气恼。段彦谟不服宋皓管理,经常与这位上司顶顶撞撞,宋皓当面不说,背后就向杨复光打段彦谟的小报告。
宋皓禁止士卒擅自砍伐街上的槐树、柳树等,段彦谟的部属违反了禁令,照砍不误。宋皓就派遣差役将伐树唐兵抓到衙门,打得唐兵遍体鳞伤。
段彦谟接到唐兵的报告后,勃然大怒,骂道:&ldo;宋皓欺人太甚,不把我的兵当人看!我这次一定要好好修理他!&rdo;
段彦谟说干就干,点了一千多名亲兵卫队,杀入宋皓的衙门,将宋皓的亲信杀了个精光。宋皓和他的二个儿子全被抓获,段彦谟指着宋皓的鼻子骂道:&ldo;宋皓,你这个狗官,竟敢派人抓我的人,还打他们,老子今天要剐了你!&rdo;
宋皓知道,此番落入段彦谟之手,必死无疑,因此回骂道:&ldo;段彦谟,你这个李唐的叛将,你擅自拘押朝廷命官,实属罪大恶极,你不得好死!&rdo;
段彦谟大怒,不由分说,一刀砍向宋皓,血溅府衙。紧接着,宋皓的二个儿子也被段彦谟亲兵所杀。
杨复光知道此事后,只得息事宁人,启奏朝廷,调任段彦谟为朗州剌史,让工部侍郎郑绍业担任荆南节度使。
黄巢得到李唐各方镇明争暗斗的消息后,十分高兴,顾谓众文武:&ldo;狗咬狗,一嘴毛。我们还没有打到洛阳,他们就乱成一锅粥啦,哈哈哈!&rdo;
第十三章兵不血刃
且说黄巢起义军从采石渡江北上后,包围了天长、六合,声势浩大,迅速在中原大地卷起狂飙,中原各方镇唐军消极避战,不敢与义军交战。
毕师铎从高邮赶到扬州,去见高骈。二人一见面,毕师铎说道:&ldo;高都统,我听说你和黄巢订立了停战条约,是否有此事?&rdo;
高骈答道:&ldo;确有此事,毕将军,你认为这样做好不好?&rdo;
毕师铎原是大齐将领,投降高骈后,害怕黄巢找他算帐,他在高邮听说高骈和黄巢议和了,十分紧张,怕高骈将他献给黄巢,那他就没命了,所以毕师铎挖空心思要说服高骈与黄巢为敌。
毕师铎说道:&ldo;高都统,我在黄巢手下呆过,知道他的为人。黄巢和大齐阵营高级将帅,其目标不是一城一地,而是整个华夏。现在你和黄巢议和了,他就可以腾出手来消灭其它方镇的唐军了。等大齐羽翼丰满了,黄巢就会带兵来打你,到那时你后悔就来不及了!&rdo;
高骈一听,觉得毕师铎说得有几分道理,就问道:&ldo;毕将军,依你之见,又当如何呢?&rdo;
毕师铎把早就想好的话说了出来:&ldo;高都统,大唐帝国安危,你是皇上最倚重的方镇统帅,现在黄巢已经拥有数十万大军,以如此庞大的兵力,乘着得胜之势,长驱北上,如入无人之境。我军如果不能紧守险要,迎头痛击,大齐军一旦越过长淮关,就没有哪镇唐军能够阻止,大齐军就能占领整个中原了。到那时,我们再组织兵力和黄巢作战,就晚了!&rdo;
高骈叹道:&ldo;我何尝不知道这个利害?!但如今各镇兵马已经退到自己防区,张璘、梁缵的精锐兵马全完了。我现在这点兵力,只能守城了。如果出击,肯定不是黄巢的对手!&rdo;
毕师铎说道:&ldo;那就上报朝廷吧,让皇上在洛阳一带加紧布防,阻止大齐军占领洛阳。黄巢攻击洛阳失利后,其军力必然下跌,到时你再联络各方镇兵马向大齐军攻击,就能获胜!&rdo;
高骈点点头:&ldo;只有如此了!毕将军,你的这个主意不错!&rdo;
高骈还真向李儇上了一道奏折,要李儇派兵保护洛阳,称大齐军现在离扬州只有五六十里,所以他现在不能抽兵到洛阳勤王,请李儇另想办法。
先前王铎最器重高骈,这二人的关系不错,但王铎已经被贬为太子宾客,这样,李唐朝廷里,没有谁能说服高骈派兵增援洛阳了。
田令孜对李儇说:&ldo;老奴以前说过,高骈虽然有文武全才,但如果把军权全部交给他,一旦高骈违令,那就麻烦了,现在果真如此!&rdo;
李儇听了,深恨高骈,骂道:&ldo;高骈,你这个混蛋,朕对你如此信任,把大唐最好的兵派到你的军营,让你指挥中原、江南各方镇兵马,你倒好,来了个避而不战!气死我也!&rdo;
此时,洛阳和长安的李唐军民,害怕黄巢率领大军前来攻打,一日三惊。很多市民之所以惧怕大齐,原因是李唐一直宣传大齐军杀人不讲理,杀人不眨眼,所以在市民心里产生了害怕大齐的观念。
李儇下诏,派使者送给高骈,责备高骈不该玩忽职守,畏惧黄巢,命令高骈立即出战,阻止黄巢进兵洛阳。
高骈上奏反驳:我是启奏要让各方镇兵马回到自己防区,可这个建议是陛下批准的,并不是我独断专行。现在我守好淮南,也是对大唐的贡献,你为什么要指责我呢?这道奏章写完,高骈另外附了一则声明,称他已经患了瘫痪症,不能正常工作了。一句话,高骈不想再和李儇联系交流了。
李儇无奈,只得命令中原其它方镇节度使迅速调兵,开赴洛阳附近,守住洛阳。李儇严令齐克让负责洛阳外城防务,刘景仁负责洛阳内城防务。
不久,齐克让向朝廷上奏:黄巢贼寇已经进入东都附近,我现在收集散兵退到潼关继续进行抵抗,驻扎在潼关之外设置营寨。大唐将士经过多次战斗,缺乏战备物质已经很久,关东州县残破不堪,人烟几乎继绝,东西南北四方不见一个大唐官员。官军饥寒交迫,兵械军器又钝又劣,士兵们各自思念故乡闾里,恐怕很容易溃散,乞请朝廷尽早运送资粮和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