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她就在附近屠宰场开的饭馆儿喝碗羊肉汤,时间久了肯定会碰到徐家人的,她和徐家的关系自然也就被徐海的岳父、岳母知道了。
吃饭给钱就是。
公私合营以后公方经理就对饭店做出了调整。
当然。
以李平安在青霉素研究中的贡献和他在生化方面的造诣,父母应该不会反对她们在一起。
以此类推。
还别说。
阎解成这种到处跑的家伙倒是无所谓,反正是经常出差。
她逛完商店想吃饭的时候也没有去过别家饭店。
在百货大楼逛一两个小时,之后就回家做饭。
八宝楼也要做一些普通的饭菜,面食、大米都要有。
阎解成的工作关系也跟着李成转到了百货大楼,他成了百货大楼的采购。
第一年的时候公家给他们私方股本十分之一的钱进行赎买,第二年是十分之一的股本再加上百分之九十股本三厘的年利息。
毕竟是和百货大楼在一条街上,这么一改,过来吃饭的顾客越来越多,八宝楼的生意渐渐红火起来。
京城大多数饭馆都已经公私合营了,八宝楼要是在拖延下去可就成落后分子了,名声不好。
王府井百货大楼开张以后徐氏也经常到那边买东西。
街道办和居委会对八宝楼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他们的经营状况都是看在眼里的。
要是自己嫁给李平安以后生下的儿女也和自己一样有病,那不是害了李平安吗?
“他和淮茹姐姐结婚也好!”看着李平安,小露痛苦的想道:“她们现在不是过的很好吗?”
不仅仅是她,很多百姓都是如此,大家下意识里都认为百货大楼里的东西是最全的,价格也是最优惠的,在百货大楼买东西多少能占一点儿小便宜。
她的病可能会遗传。
三厘利息是当时公私合营中给的最少的一批,可见公家对八宝楼是很不看好的。
于莉却是不同了。
轧钢厂这边距离王府井有段路程,步行过去是不行的,要是坐电车来回的话还要付车费。
不太划算。
找到工作以后于莉一直在想着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相亲之后阎解成和于莉见过几次,于莉和他说话的时候曼声细语的,这家伙更是喜欢。
于莉和他说了自己的情况,说是每天坐电车上下班太费钱,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钱买自行车。
有些发愁。
阎解成明白于莉的意思。
不就是看上他们家那辆自行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