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的测试准备工作开始,试训基地内部又重新忙碌了起来。
之前在那架19号机上面做过的弹机适配工作,还得重新在旁边机棚里停着的05号原型机上再做一次。
尤其是歼8c上面的1471g脉冲多普勒雷达,跟老型号上面的单脉冲雷达根本是两个时代的产品,不仅主波束完全不同,连续波照射器的布置方式也是大相径庭,因此需要分头对雷达和cwi-f进行兼容性调试。
这对于试训基地的地勤人员来说同样是个全新的挑战。
直到第二天下午三点钟,在601所和14所等多个单位的协同配合下,歼8c的05号原型机终于连夜完成了靶试前的各项准备,并挂上了两枚测试用弹准备起飞。
试飞员自然还是冯林。
由于是第一轮靶试,为了稳妥起见,这一次的预定发射距离仍然是10-15km,目标也还是两架常规的hb170b亚音速无人靶机。
这种型号可以携带角反射器,有足够的rcs面积,易于被雷达截获,飞行高度、飞行速度均处在大部分对空武器最舒适的杀伤区间中,属于训练和测试中的基础科目。
虽然在常浩南看来,让歼8c和霹雳11的组合去打这种东西属实有点大材小用,但凡事都得讲究个循序渐进,总不能一上来就去打超音速实体靶机。
尽管八三工程的几架原型机已经进行了多轮试飞,甚至也已经在香洲航展上大出了一次风头,但是试训基地此前只测试过未经大改的03号原型机,而在电视上看到的东西毕竟也不如现场直观。
所以今天冯林在带弹状态下干脆利落的起飞动作还是在塔台指挥中心里面引起了一阵阵的赞叹。
当然,对于601所的众人,尤其是常浩南而言,这种情况已经见得太多了。
大家甚至都没什么情绪波动,只是紧盯着那块显示着空情信息的crt显示器。
“05号机已经进入测试空域,雷达启动正常!”
一切准备流程似乎都和上一次全然无异。
但经验丰富的指挥员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些细微的区别。
比如飞行员报告雷达完成启动的时间比之前稍早了两分钟左右,以至于这个时候靶机才刚刚完成起飞准备。
于是,只好又等了一会才向飞行员通报目标情况:
“靶机已经起飞,预计两分钟后进入目标区域!”
“收到!”
一切好像又回到了正轨。
然而一分钟后,当指挥员在无线电中进行第二次通报时,情况却出现了一些变化。
“靶机预计一分钟……”
“05号机报告,35km,雷达截获目标!”
说到一半就被打断的指挥员手里拿着通话器,直接愣住了大概一秒钟时间。
他已经在试训基地担任塔台指挥将近10年时间,还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35km这个距离倒还不至于让他如此惊讶,毕竟之前苏27打靶的时候,发现目标的位置甚至还要远上不少。
关键在于角度。
一般来说,战斗机雷达的搜索范围是一个以机头为圆心的扇面,对于机械扫描雷达来说,扇形范围内不同区域的搜索能力不会出现太大差异。
但目标跟踪,或者说目标截获则不同。
这个过程要求雷达波束的中心始终照射于目标,随目标的移动来改变波束的照射角度,以获取到目标相对雷达天线的角度信息。
当目标处于瞄准线,对于大部分战斗机来说也就是机身轴线上时,角跟踪的误差为0。
偏离轴线的程度越大,跟踪精度越低,截获难度也随之变大。
而这次冯林报告截获目标的时候,靶机还处在05号原型机的大约40°方向上,高度也低了一千多米。
甚至都可以算做下视下射靶试了。
雷达探测比自己更低的中低空目标时会受到地杂波的干扰,截获目标的难度也要更大。
因此下视下射一般会被作为进阶科目来完成。
只是机缘巧合之下,歼8c+霹雳11这一组合第一次上天,就给自己加了难度。
要说这个年代的空军也确实没太多见识,试训基地此前总共也只测试过歼8bd和苏27两种有超视距作战能力的飞机。
前者的208a雷达性能自不必说,已经通过昨天的12km捕获目标证明了自己完全不能适应90年代的实战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