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文笑了笑,“也不算多贵,这家餐厅是我母亲名下的产业。”
老板啊,难怪不一样。
午餐的时候,陶永安话略有些多,和欧文乱七八糟的聊着。
倒是阮文在那里细细品尝着神户牛肉。
口感是比较细腻,但也就那样。
她吃完最后一口牛肉刺身,这才提起了正事。
欧文的母亲是贵族后代,可能小有资产,日本和纸本来就属于被保护产业,很可能真的掌握在这些贵族手中。
她这一说,还真说到了点子上。
“我母亲的确有一家造纸坊,不过规模不算特别大。”
和纸是手工制造品,远离了机械工业化,都是匠人们一道道工艺制造出来的。
但欧文对这种纯手工的东西并不感兴趣,对他而言纯手工意味着落后,那是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
他更喜欢的是现代化。
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都市。
“你怎么对这个感兴趣?”
阮文可没打算说出全部的实话,“上次走的时候不是你送了和纸吗?我瞧着倒是不错,之前在美国呆了一段时间,看那边和纸卖的还挺贵,所以我在想能不能入个股。”
欧文觉得这倒没什么,“我回去和我母亲商量下。”
母亲名下所有的产业,都将由他继承。
他有心和阮文达成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一点都不介意让阮文来当个小股东。
欧文一口答应,但阮文并没有那么开心。
陶永安看她神色不安,“他不是答应了吗?”
“他是答应了,可是欧文从小就被美国文化所影响,他接受的并非传统的日本文化。”
或者说,他骨子里压根就不是一个日本人,起码欧文的自我认知和定位自己就不是日本人。
“什么意思?”
这跟文化不文化的有什么关系?
“意思就是他母亲不一定会答应,我们还得再想办法。”
陶永安皱起了眉头,“不至于吧,他母亲不是就他一个孩子吗,不答应的话……”
“她可是贵族的后代,而且名下有产业的那种,和那些依靠着丈夫养的家庭主妇不一样。”
手里头有着货真价实的产业,所以欧文的母亲从来不用担心儿子的叛逆。
“也不一定吧?”陶永安觉得阮文是不是有些杞人忧天了,她好像对这次日本之行并不是那么的信心十足。
“要不我们打个赌?”
这赌到底是没有打成。
两人正说着,荣林过来了。
上次日本之行后,阮文虽然也有和荣林保持联系,让对方时不时寄给自己一些日本国内的报纸杂志来,但也仅限于电话和包裹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