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正值壮年,等他生老病死?恐怕嬴敖早也没了锐气。若要动武,晋、秦实力相当,打个两败俱伤,只会遭旁人得利。思来想去,如果不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夷吾还真是爱莫能助。
“公子,您可千万不能同嬴敖走得太近。这人野心极大,且心狠手辣。把他逼急了,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郄芮谏言到。
“这倒无妨。等吾回国,想同他走得近也不可能了。况且嬴敖的能为也不过如此,不然,那么多年他连一点机会都抓不到?”
另一个日子过得比严冬还要难熬的,非重耳莫属。
在秦、翟边关一战中立了大功,戎主吾离对重耳越发待若上宾。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甚至还将女儿许配于他。重耳在翟国的生活原本也算是舒坦。
可是,吾离绝非善类,他之所以肯收留重耳和随行众人,自然也是看在重耳能成为未来晋侯的份上。至于重耳多久才能继位,谁都不知道。于是,吾离在最初投入的无比热情和希望,不到几个月就退去了。
吾离先假托各种名目不再出席宴席,代为招待的官员级别也越来越低。后来,五日的大宴撤了,小宴的规格也降了。再往后,连宴席都没了。一日三餐是最后被克扣的。那时,重耳的随从已是忍无可忍,抱怨之声此起彼伏。
“想不到蛮夷如此势利!连自己的女儿都不善待。”
“真是气人!若他日得以返回晋国,此仇必报!”
重耳的心里比任何人都不是滋味。四十多岁的公子依然漂泊在外,居无定所,实在是绝无仅有的笑话。要责怪,也只能责怪君父无情;责怪骊姬蛊惑君心;责怪荀息等人结党营私。无论如何,也怪不到吾离的头上。
“吾等寄居翟国多日,没有立下什么功劳,别人不撵我们走,已是万幸。”他以此宽慰属下的情绪。
晋阳之事过后,吾离和重耳的矛盾升到了顶点。
多日未见,重耳觉得吾离胖了许多,神情却更凝重,似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吾离也不客套,只抬了下巴,示意他在一旁坐下。
重耳坐定后问到:“大戎主找重耳来,不知所谓何事?”
吾离冷笑道:“贤婿果真久居西北,对家邦的事竟一概不知!”
“请大戎主赐教。”
“边关奏报,晋国大军正朝我国而来。算起来,大军该来了!”
重耳似是并不意外。“谁人为将?又是什么由头?”
“上将梁五。至于由头……”他狠狠地瞪了重耳一眼。“贤婿派人行刺晋侯未遂!”
“大戎主是要把我送去晋国问罪?”
既然被重耳点破,吾离也不再闪避。“晋国势大,若不能退敌,也只有委屈贤婿了。”
“若重耳有破敌之策,大戎主还会将我绑回晋国吗?”
“这个……”吾离环视两旁。
“大戎主若把重耳绑回晋国,晋国会视大戎主屈从其武力。若两国交战且胜了,晋国再不敢小觑大戎主。”
能胜一次晋国,也未尝不是一件让人心喜的事情。吾离低沉着头,一时拿不定主意。
“贤婿可有破敌良策?”
“吾只消凭三寸不烂之舌,就能说退梁五。”
“吾离自小在军营长大,马战、步战、车战、水战、夜战五战俱全,却从未听说凭三寸之舌就能说退敌军。”
“大戎主可要开开眼?”
吾离在大腿上重重拍了一下。“贤婿真能说退敌军,吾离甘愿为贤婿执鞭坠蹬!若贤婿不能说退敌军……”
重耳胸有成竹。“大戎主可差人跟在重耳身旁。一旦重耳说不退梁五,大戎主就当场绑了重耳交给对方。”
不一日,大军抵达翟国边境。探马回报,晋军已突破边境,一路势如破竹,沿途守军莫有能挡。因重耳在一旁,吾离觉得丢了面子,破口大骂守军无能。
又走了一段,重耳手搭凉棚,见前方有一处宽敞的平原,平原背后被大山挡着,只有一条山路能通。重耳问:“大戎主,此处叫什么名字?”
“这山因中间有条羊肠小路,便唤它羊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