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说得通了!”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下片开场描写亭台楼阁,中秋的月光照进房间,小宋老师辗转反侧,却难以入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因为相思愁绪无法入眠的小宋老师仰天质问:月亮啊月亮,你对人们不应该有什么怨恨吧,但为什么总是在人们分离时那么圆呢?”
曹元林看向会议室内的众人,情绪似乎被诗句感染。
声音中带着一丝伤感说道:“刚刚莎莎已经向我介绍了小宋老师的过往,想必刚到帝京的前两年,小宋老师的生活一定很不如意,不然也不会独自对着月亮发问吧?”
曹元林的语气越发悲戚。
“这样的青年才俊,既有诗才,又有音乐才华,结果却流落民间险些埋没,这是我们这些老家伙的失职啊!”
“会长,这非你之过啊。。。。。。”
“对啊会长,我们可以重启诗词大会,挖掘年轻的诗词作家,给他们一个可以施展才华的平台!”
“唉,难啊,这几年经费越加紧张,根本给不出具有诱惑力的奖金,而且收视率差,根本没有广告商愿意投资啊!”
说话的几位,明显是诗词协会的成员。
如果不是几人的介绍,宋义还不知道诗词大会的评比,竟已经停摆多年。
反观作协的各类文学评比大赛,却是搞得如火如荼,热闹非凡!
宋义没有贸然接话,虽然出面帮扶一下,对他来说并不难,但他很怀疑龙国现在,是否还有真正优秀的青年诗人。
如果都是贾诗仁之辈,就算有高昂的奖金,选出来的也不过是一些附庸风雅的草包。
“唉,暂时先不谈这些,我先把小宋老师后面这两句千古名句注解完再聊。”
曹元林看向书法上最后两行词句。
刚刚有些落寞的神情,突然又焕发出生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三句小宋老师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表面上是在讲月亮,实质上还是在表达人生的乐观态度,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月有圆时,人也终有相聚团圆之时,这句话非常富有哲理!没想到小宋老师小小年纪,竟已经有了这样沉稳的心境!”
曹元林看向宋义的眼神越加炙热。
其他人经过曹元林的讲解也是豁然开朗,此前很多没有想到的细节都浮现在心头。
“还有最后一句,这也是全词最经典的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对这句词的理解,是小宋老师面对离别和相思,暗自许下心愿,希望那些远在异地牵挂的人能健康长寿。即便分隔千里,但大家却共享着同一个月亮,可以通过月光,来拉进彼此间的距离!”
“而这句词跟上一首中的‘天涯共此时’,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首词构思奇拔,蹊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可谓是全篇佳句!”
随着曹元林的讲解结束。
全场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无论是学者、助手还是记者等工作人员,全都被宋义诗词中的精神打动。
那些对宋义的成长经历,有所了解的年轻人,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