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接下来,我想要问你们一个问题。。。。。。“许清然的声音低沉富有磁性,但说话的语调却十分冷酷无情。
听到这话,殿内所有文武百官的心都悬到嗓子眼儿了,一个个面带恭敬和惶恐,低头不敢直视太子。
“你们当中,谁曾与那神秘人有过接触?“
许清然目光扫视着大殿之中的众人,声音冰寒彻骨。
众人都是一愣,没有人能回答他这个问题,一个个都是低着脑袋。
“既然都不知道,那么,你们就都退朝吧!“
许清然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冷笑,将手中的奏折随意往大殿地上一丢。
“啪!”
奏折落在地上发出一声脆响,如同抽在了百官心底和脸上。
“太子恕罪!“
众文武大臣连忙跪拜请求。
“请太子恕罪,臣等一心为国,确实不曾与那反贼接触!“
一众大臣连连说道。
许清然看着下方那一群卑躬屈膝、诚惶诚恐的臣子,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和愤慨,随即,便转移了注意力。
“那么,接下来你们可还有什么要对朕禀告的吗?“
众人又互相对视了一眼,随后,便又纷纷跪倒在地。
“太子息怒,微臣等有一事想说。“
“哦?那么你们且说来听听。“许清然眉毛挑动,似乎对他们这个反常的举止感到很好奇。
“是关于那一批粮草被劫走的事情!“一名大臣站出来说道。
这话一出口,整个大殿顿时陷入一片死寂。
所有大臣都用惊骇莫名、难以置信的目光看向了他,仿佛在看一件怪物。
这位大臣不仅是大理寺卿李大人的弟弟,也是吏部尚书李大人的独子。他叫做李元庆,是大理寺卿的小舅子。
这些年来,因为李元庆在朝廷的各种作风,以及其贪赃枉法,早已引起了皇帝的猜忌,只不过,碍于李元庆的父亲李大人是吏部尚书,朝廷又无权收监,才让他逍遥至今。
但是,李元庆却不满足这个状态,依然继续作恶多端,其中便有一件事,乃是监守自盗,竟然派人扮做贼人,截了一笔朝廷发往各地赈灾的粮草。
之后又托词调查,封存了所有跟这笔赈灾粮草相关的档桉,结果一查就是大半年,什么结果都没有。
直到今天庆王谋反,他忽然发现,自己当时随便找的江湖人,好像跟庆王有些关系!
这还得了?
他得知之后,苦思冥想一个晚上,才想出这样一个办法,能把自己摘出来。
“那么,这件事又是怎么回事?“许清然冷冷的问道。
“回禀太子,那一批粮草被劫之后,便再无消息传来,我等担忧万分,特意派遣探子前去查看,只是贼人狡猾,探子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才有了一些发现!”
李元庆将自己反复揣摩过的借口说出来,一边偷偷观察着太子的神色,可惜太子小小年纪却是喜怒不形于色,看不出任何表情。
李元庆不敢耽搁,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说。
“结果发现,粮草的运输队伍中竟然有大量兵马驻扎,这才得知,那些粮草,正是供养那些反贼的兵马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