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你是个小混蛋呢?
……
直到马车缓缓驶进薛家,看到那熟悉的雕花回廊,宝钗才终于放下绷如满弦的警惕。
绷了大半天,陡然放松,疲倦顿时袭上全身。宝钗扶着马车堪堪站稳,抚了抚眉心,还得叮嘱薛蟠:“父亲还没回来,今天的事,千万莫要告诉母亲。”
“哦,知道了……”尽管薛蟠还想问,可看宝钗这样,真的不敢了,担忧至极,“妹子,你没事吧,要不要找大夫来看看?”
薛蟠想扶又不敢扶,抬着手僵在半空。眼看妹子扶着马车摇摇欲坠,人单薄得跟纸一样。
“没事的。”今天出门急没涂胭脂,宝钗唇边勾勒的笑意分外苍白,却又轻轻舒气,“其实,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
穆梓安肯让他们兄妹离开,大概……正如他所说,薛家是不相关的,他并不打算找薛家的麻烦。
“我没事的,哥哥也赶紧回去休息吧……记得,千万别说漏了嘴。”
“哦,妹子你多睡会儿……”
宝钗回到自己的小院,累得直接睡倒。睡着了也不安稳,前世的苍白与今世的燎夜大火交替闪现在梦境之中,前者让人苍,后者使人累。睡梦中的宝钗依旧时时紧蹙着眉,额上出了一层细细密密的薄汗。
白鹭轻手轻脚地点了一根安神香,蓝鸢淘洗温热的帕子轻轻替宝钗拭汗。小丫鬟们心疼得不行:最近事太多了,姑娘真的太累了!
谁都没想到,最可怕的事还未到来,却已蓄势待发。
日落西山,明亮的月色也遮不住星光点点,昭示着明天实是个晴朗的好天气。
不下雨,真的是好事。老天爷悯人,不给艰难堵洪的金陵大堤更多的压力。
洪水未褪,城里当然再有晚市这等闲情逸致。天色暗下,南京城也渐渐渐黯淡下去,担惊受怕了一天的人们也正在准备以安眠暂慰忧心。
忽然,一声惊栗的惨叫划破夜空:“不好了,决堤了啊!”
一盏又一盏火光接连亮起,连成一道骇人的灼色。南京城蓦然惊夜,原本空荡荡的街道拥挤不堪,满满充斥着惊惶无措的呼叫——
“决堤了,快逃命啊!”
“快跑啊,快跑,洪水就要来了!”
“啊,好痛,不要睬……”
“救命啊,不要挤了,要死人了……”
夜晚视野暗,南京城的人又实在太多,竟然拥堵得水泄不通,人挤人变成了人踩人。谁都急谁都怕,争相踩踏,竟然踏出了“咯吱”的骨骼碎裂声,并着呼痛的惨叫:“救、救命——”
看不见,只闻得浓烈的血腥味道,还有脚底的粘黏感,使人更慌更乱,场面更加无措!
终于有大哭:“徐大人,徐大人……救命啊,救救我们!”
哀求声、哭泣声纷纷而起,却掩不住越发浓重的血腥味道。
不论徐龄有多仇富爱贫,他始终是在危急时刻毅然挺身、扛下整个南京城的豪杰,是百姓心中的青天大老爷。
其实,徐龄早做了多手安排,在城内各个要道安排了差役待命。一旦决堤,就算他来不及赶回,这些差役也可引着百姓赶赴事先安排好的避难地点——南京多丘陵,徐龄在各个山上修了预备的避难所。
可今晚,根本等不及这些差役来引导百姓——马蹄急促,马鞭夹着横风扫来,马队执火挥鞭驱赶百姓:“都退回去,退回去!虞大人有令,谁都不准擅离南京,否则以通敌论处,格杀勿论!”
南京城的虞大人,只有南京守备镇南侯虞方,官位还在徐龄之上。
虞方原是带兵出去平叛的,不知怎的忽然回了南京城。
马队带来了火光,终于有人看清了南京守备军的军服,也看清了地上几乎被踏成血泥的断臂残肢。那是个兢兢业业的老衙役,忍不住泪如雨下:“虞大人……虞大人怎能不顾全城百姓的性命!”
马队领头挥起长鞭,老衙役被卷倒在地,滚了三圈,沾了满身的血迹,痛苦地捂着胸口。他的骨头被抽断,疼得再没法说出话来。
火光下,张狂的声音刻在夏夜:“虞大人军令,不准任何人离城,否则杀无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