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沧桑变幻太突然了,让商鞅有点措手不及。他没想到事情会如此变轨,他更没想到自己伤害别人那么深,以至于反对派想要把他的身体分裂为五块,还要用强劲的马去撕裂,这种疼痛想一想都会晕眩。
秦孝公的逝世就像一场暴风雨的降临,使得商鞅的生命之舟遭到了致命的打击,变得支离破碎,旋即被滔天的浪头吞噬。这个胸怀大志全力支持商鞅变法、使商鞅肆无忌惮采取血腥的变法方式的君主撒手人寰,匆匆间竟忘了安排身后之事,把偌大一个商君孤零零冷凄凄地遗弃了。
失去了孝公的呵护,商鞅如断线的风筝一样,在天空不知所终地飘摇,直到被风无情地吹裂。
秦孝公病逝后,太子驷即位,是为秦惠王。惠王的老师就是反对派首领公子虔和公孙贾。他们一看孝公死了,惠王即位,便感觉眼前的一切都开朗了,阴霾了十几年的天空终于放出了光亮。今后将是复辟者的天下,从今天起和商鞅算总账的时候到了。
这天,公子虔得意扬扬地从宫廷内出来,脸上的笑容透露了一种复仇的快感。他向秦惠王诬告失去了靠山的商鞅密谋反叛,心怀嫉恨的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大梦初醒,仓皇逃窜。
这时商鞅尝到了自己推行严刑峻法的苦头。当他逃到边境时,想在一个关口住下,却无人敢收留他,因为新法中有规定:&ot;舍人无险者坐之。&ot;意思是收留没有官府凭证的人,店家和住店人同罪。商鞅这才喟然长叹道:&ot;没想到峻法的弊端竟然让我领受了!&ot;
商鞅只好投奔魏国,但魏国人拒不接纳他,因为当初他为了秦国在战争中得胜,用欺骗手段诱俘了魏国统帅公子卬,魏人记着这国仇呢。商鞅想逃到别的国家去都不行了,魏人一定要把他送回秦国去。
商鞅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商於,纠集人马发兵抗拒秦兵。但大厦将倾,大势已去,所有的挣扎反抗都是无谓的。最后,商鞅兵败而逃,被秦兵俘获。
秦惠王将他施以车裂之刑,五马分尸。然后又将其全家斩杀殆尽。商鞅的一生终以悲剧而收场。
所幸的是商鞅死后,秦国的改革并未停止,封建制继续发展,并不断地得到加强。
春秋战国之际,是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改革旧的制度,改变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一切旧的上层建筑,这是时代的潮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作为地主阶级政治家的商鞅,把人民视为群氓,鼓吹愚民政策,同时以最残暴的方式镇压人民,来维护封建的统治政权,却加深了人民的痛苦,与改革的初衷相悖。
第11节:商鞅:始作俑者,其无后乎(9)
商鞅有其刻薄凶残的一面,就连司马迁都这样评价商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认为他在秦国遭受刑戮是咎由自取的。变法的过程中,商鞅虽不是君王,但几乎把持着和君王一样的大权,和其他的暴君相似,商鞅也是惶惶不可终日的。每日出门,车前车后总要有全副武装的卫队护佑,否则就不敢出门,杀起人来,全无恻隐之心。这些成了商鞅的悲剧性收场的本质上的原因。
而对商君怀有深厚感情的也大有人在。有的人认为:七国之雄,秦为首强,皆赖商鞅。这个评价是很中肯的,切合实际。韩非子说商鞅&ot;举法明教,秦人大治&ot;;西汉桑弘羊赞商鞅&ot;功如丘山,名传后世&ot;;宋代王安石赋诗:&ot;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ot;这些人不是改革家,就是法家人物,他们对商鞅的遭遇心有戚戚焉。在他们心目中,商鞅是改革变法的典范性人物,值得尊敬和佩服。
不过,变法也好,改革也罢,都是社会的巨大变革。既然事情巨大,就不可能一朝一夕一蹴而就,依靠暴力流血的手段强制完成,而是应该在较为稳妥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变法者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不能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对反对改革的人或派别要懂得妥协和让步。
可叹商鞅以严苛的刑罚为改革保驾护航,而不是在实施重农抑商、废除井田制、给有军功的人以奖励等有利于提高国力的改革措施的同时,保持旧贵族的地位,对旧贵族实行温和的招抚政策,给旧贵族以适当的补偿,这样不仅为改革扫清了障碍,还变反对派为支持派也未可知,商鞅也许就能逃过劫难。
商鞅的一生,主张以严酷的刑法治理国家,鼓吹轻罪重罚,招致人民怨声载道,可笑的是商鞅竟投于自己织就的罗网不得脱离,这难道不是上天对他的惩罚吗?
作茧自缚、自作自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玩火自焚……这些相类的词汇大多可以用来形容法家人物的结局,尤其是形容进入统治层内部、力主变革维新的商鞅、李斯之流更为适合。以轻罪重刑来树立权威,恐怕事与愿违。
改革有大刀阔斧,也有循序渐进。
前者往往失之过猛,历史的进步不一定要以变法者或反对者的流血为代价。后者虽然成效缓慢但却不失为一条正确的改革方式。循序渐进,而不是秋风扫落叶,改革相关者的感觉都会好受一点。
改革虽是变迁,但总不至于让人失望,变法虽为进步,但总不至于让人寒心,改革者若能拿捏好此关口,改革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