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难不成您说指河…”
想到了最后的罗左郎,忽然开口道。
夏少羽点头默认,望着逐渐变黑的天空,呢喃道。
“拓跋元的后勤粮草,既然走不了陆地,那就必须要走水路。
只要派兵在河边拦截,断了他的后方输送…”
还不等夏少羽说完,罗左郎便抢着回答道。
“然后围而不攻,困死拓跋元的部落大军!”
“孺子可教也。”夏少羽摇头一笑,暗道这罗左郎的脑子,并不笨。
“可既然殿下心里早有良策,为何刚刚…”
罗左郎有点不解,因为这道计策的效果,远远要比强攻损失的兵力更低。
“因为本世子怕啊!”
夏少羽第一次显露出了,沮丧的眼神。
“本世子若是真的把他们这帮蛮子,给逼急了。
恐怕他们会忍不住对北凉的百姓下手。
百姓何辜?所以本世子才没有,提出这条策略。”
安国皇室摇摇欲坠,群雄匪盗四起,各个部落都想替代安国现在的皇室。
对于他们这种,常年在厮杀中舔血的蛮子,本身就没有学过什么文化,所以夏少羽才会怕。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山川异域,怎会善待他国子民。
“殿下…”罗左郎在这一刻终于理解了,为何夏少羽会深受百姓拥戴。
“不过若是有一天,我大夏的兵锋真的打到了他国城池,此计可用。”
其实说白了,夏少羽跟他解释了这么多,就是在传授他战场上的知识。
第一是要让他认清,每个决定的细节,都不可以轻易忽视。
古往今来,往往就是一些看似简单的细节,却足够扭转一场战争的成败。
第二是要让他明白,有些计谋你可以用在他国的城池上,可你不能用在本国的城池上。
进退中有快有慢,不要因为立功心急,而丧失智慧。
杀俘虏是因为他们不是夏人,可北凉城中,均是夏人。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不算胜!
打退了敌军,却自己落了一个内疚的心里,这种买卖并不划算。
“学生受教。”罗左郎一介秀才,在此刻却对夏少羽,行了师生之礼。
若无夏少羽字字珠玑的开导,那这些战场上的道理,他可能永远都不会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