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打项目中,运动员之间的默契非常重要。但默契这种东西比较虚,看不见摸不着,很难量化。
因此在日常的训练中,训练战术配合更直观,也更可控。
而战术配合,最关键的就是确立“大脑”。简单来说,就是听谁的。
谁为主,谁为辅。谁进攻,谁掩护。什么情况应该选择哪一套战术,确定对手弱点怎么确定反击战术等,这对“大脑”的观察力、决断力、应变力、以及双打技术实力都有很高要求。
并不是谁个人能力强谁就是大脑。例如樊振东听王曼昱的,王曼昱听林高远的;周启豪听陈幸同的,陈幸同听钱天一的;陈梦听刘诗雯的,刘诗雯听许昕的,许昕跟马龙吵起来的;王艺迪听孙颖莎的,跟梁靖崑一起干瞪眼的;梁靖崑跟谁配就听谁的。(也有谁站近台谁大脑的说法)
莎头组合刚配的时候,莎莎听王楚钦的。因为那时王大头不管是个人实力,还是双打技术,都完全强于莎莎。
但不知道从哪天开始,位置就翻转了。
大概是21年南阳赛时,莎莎几手漂亮战术给许昕快气半死。或许是休斯顿比赛中,莎莎多次提出的建议帮助两人拿下第一座兹·赫杜塞克杯。
总之,莎莎不知不觉中就开始“执头”。而王楚钦也从听建议,慢慢过渡到听指挥。
这种情况其实很不对。因为王楚钦双打能力在队里也是首屈一指,在跟其他人配的时候,都是大脑。巴黎奥运会跟马龙配都是他决定战术。单论技术,他也能压住莎莎。
但所有技术、头衔、实力的加持,在孙颖莎面前都无效。谁跟她配,都听她的。王楚钦也不例外。
强强联合,必然也有分歧。王楚钦偶尔也会提出异议,觉得刚刚哪个球打得不对;哪个战术更适合;或者哪个地方应该加强。
莎莎心情好的时候会听一听;如果心情一般,就会直接摆摆手:“别说了。你话真多。”
王大头如果再说,两个人就会小吵一架。所以王大头一般情况下,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闭嘴,自己生会闷气。
时隔一年,两人再搭混双。这种情况又出现了。
马龙第一次近距离看这俩吵架,颇感无奈。
“跟你说了别往中间拉,等我一板过,连丢两个吧,不听。”王楚钦单手叉腰,一边仰头喝水一边说。
“我哪不对了,对面借力打回来很难接,应该这板别加质量,下板再拉。”莎莎也在喝水,“你能别那么急嘛,刚这个球又没上台。”
“行行行,下板我不拧了,行了吧。”
“我没说你拧得不对,我说先拉后拧。”
马龙张开了嘴,刚想说暂停时间,你俩能别吵吗,现在比赛呢。但两人又自顾自一边说,一起转身走了。得,真是半点话也插不上。
光看这俩吵架,还以为多逆风呢。实际上前面两局就把对面打得11-2和11-4,因为第三局原本5-1领先,被追了几分后两人都有点急。
但说出来后,两人情绪又迅速稳定了下来。回到赛场,同时下蹲,莎莎扭头与王楚钦对视一眼,再次确认了对彼此的信任。
11-7,第三局,再次拿下。
但即使3-0拿下比赛,两人下了场还在继续复盘,你一言我一语,十分激烈。场外的观众都在看热闹,马龙也看热闹。
直到被cue道:“龙哥,你说刚那个球是不是应该搓?我搓长变节奏还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