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逼民反
仓颉说在商鞅变法后,秦国形成了一套比较严苛的律令。当然,这确实帮助秦国战胜了韩国、魏国、赵国、燕国、齐国、楚国等山东六国。
但是,在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嬴政依然采用这样的模式,无疑会引起天下百姓的反抗。
对于陈胜、吴广等人,明白自己一旦不能如期到达,将会被一律斩杀。
于是,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陈胜毅然决定谋划起义。当天夜里,陈胜悄悄找吴广商议。吴广、陈胜虽然结识不久,但已是无话不谈的朋友。
吴广很佩服陈胜的胆略,觉得他的主意符合当时的人心,完全支持陈胜起义的主张。
神农说陈胜很有胆量不是一般人。
仓颉介绍了陈胜。
陈胜,字涉,阳城人。
陈胜年轻时给人当雇工。他不甘心受人奴役,同情和自己命运相同的人。
有一天,他对一起耕田的伙伴们说:“以后如果有谁富贵了,可别忘了一块吃苦受累的穷兄弟”。
大伙听了都觉得好笑:“咱们卖力气给人家种田,哪儿来的富贵?”
陈胜不免有所感慨,叹息道:“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神农说果然从年轻时就能看出品性。
仓颉继续讲述。
一天夜里,陈胜让吴广潜伏到营地附近一座荒庙里,半夜里在寺庙旁点燃篝火装作鬼火,模仿狐狸声音,大声呼喊“大楚兴,陈胜王!”
正在睡梦中的戎卒们被惊醒,十分惊恐害怕。第二天戎卒们交头接耳,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
加之陈胜平时就待下属热情和气,又把陈胜的形象跟楚国复兴联系在一起,陈胜在戎卒们心中的威望就更高了。
在神农看来,虽然陈胜吴广这是在故弄玄虚,但是,从实际的效果来看,这无疑为后面的起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宁有种乎
吴广见时机基本成熟,于是趁两个押送士卒的军官喝醉,故意扬言逃跑,以激怒押送他们赴边的将尉。
喝得醉醺醺的两个将尉果然大怒,责骂和鞭打吴广,引起士兵们不满,群起而攻之。
在此背景下,吴广当机立断,奋起夺下一名将尉佩剑将其杀死,陈胜也乘势杀了另外一名将尉。
开弓没有回头箭,陈胜吴广将900名士卒聚焦到一起,振臂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于是大伙在陈胜、吴广带领下,袒露右臂作为标志,筑坛盟誓,按事先谋划,诈以公子扶苏、楚将项燕之名,宣布起义。
神农问为什么要以扶苏项燕为名?
仓颉说陈胜吴广早有商议。
陈胜说:“天下受暴秦的统治已经很久。”
吴广说:“是啊”
陈胜说:“我听说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该由他继位,应该继位的是公子扶苏。”
吴广说:“我也听说”
陈胜说:“就因为扶苏屡次规劝秦始皇的缘故,秦始皇就派他领兵驻守外地。”
吴广说:“扶苏是好人”
陈胜说:“现在传闻扶苏并没有罪,秦二世却把他杀害。百姓都听说扶苏贤明,却不知道他已死。”
吴广说:“太可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