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做了皇帝,在洛阳的南宫开庆功宴。
宴席上,觥筹交错,君臣共饮。
刘邦显得特别高兴,曰:“你们都说实话,我为什么能够夺取天下?项羽又为什么会失去天下?”群臣众说不一。
他总结了自己取胜的原因:“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
群臣都说:“皇上圣明”
刘邦说:“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
群臣都说:“皇上英明”
刘邦说:“至于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对他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
大家拍手称是。
刘邦又对父亲刘太公夸耀说:“原先您老经常说我是无赖,没有赖以生存的赚钱之道,没有二哥能理家治业。”
刘太公笑着望着刘邦。
刘邦说:“如今我做了皇帝,您看在是二哥的财富多,还是我的财富多呢?”
刘太公笑而不答,群臣大笑。
其后,刘邦论功行赏。定萧何为首功,封他为酂侯,食邑最多。
诸侯分封完毕,接着是排位次。
群臣曰:“平阳侯曹参跟随陛下南征北战,身受70余处战伤,攻城略地,功劳最多,应排第一。”
刘邦已经压过大家一次,重封了萧何,对排位次的事就不好再说什么,不过他心里仍然认为萧何应该排在第一位。
这时,关内侯鄂君道:“在楚汉战争中,陛下有好几次都是全军溃败,只身逃脱,全靠萧何从关中派出军队来补充。”
刘邦说:“是啊”
鄂君说:“有时,就是没有陛下的命令,萧何一次也派遣几万人,正好补充了陛下的急需。”
刘邦说:“对呀”
鄂君说:“不仅是士兵,就是军粮也全靠萧何转漕关中,才保证了供应。”
刘邦说:“没错”
鄂君:“这些都是创立汉家天下流传后世的大功劳,怎么能把像曹参等人只是一时的战功列在万世之功的前面呢!”
刘邦说:“太对了”
“依臣之见,萧何应排第一,曹参第二。”鄂君的这番议论,正中刘邦下怀。
于是顺水推舟,把萧何排为第一,准许他穿鞋带剑上殿,并封了萧何的父子兄弟10多人,并加封萧何二千户。
这样,萧何位列众卿之首,被称为“开国第一侯”,食邑万户。
刘邦大封包括张良在内的20多位功臣,其余未被受封的人则议论纷纷,争功不休。
一天,刘邦从阁道上看见诸将三三五五地坐在沙土上窃窃私语,就询问张良他们在谈论什么事。
张良故意危言耸听地说:“他们在商议谋反!”
刘邦大吃一惊,忙问:“天下初定,他们何故又要谋反?”
张良答道:“您起自布衣百姓,是利用这些人才争得了天下。”
刘邦说:“是啊”
张良说:“现在您做了天子,可是受封的都是您平时喜爱的人,而诛杀的都是平时您所仇怨的人。”
刘邦说:“对呀”
张良说:“现在朝中正在统计战功。如果所有的人都分封,天下的土地毕竟有限。”
刘邦说:“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