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你们本不该she我那一箭。&rdo;我微笑着说。就是那一箭,让我的思路瞬间通明,从而挖掘到了真相。
&ldo;那先生你打算怎么办?&rdo;
&ldo;如实相告,我不能辜负曹公。&rdo;
&ldo;我和绣儿投降曹公,已经是天下皆知。他若是现在杀了我等,等于是向天下自抽耳光;而主谋皇帝陛下,曹公一样也无法下手。结果这件事的知情人里,只有你的处境最微妙了,任先生。&rdo;贾诩悠然说道,&ldo;还不如考虑一下我之前的建议,找个替罪羊。那个人选很合适的。&rdo;
这条老狐狸难得如此坦诚,原来就是为了这最终的一击。
向我坦白所有的事情,顺势把我拽进政治斗争的密谋里来。以曹公的行事风格,未必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前同僚王垕的遭遇,我记得很清楚。
&ldo;我考虑一下。&rdo;
我起身告辞,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石屋。留下面面相觑的贾诩和张绣。
【尾声】
建安九年,(许攸)从行出邺东门,顾谓左右曰:&ldo;此家非得我,则不得出入此门也。&rdo;人有白者,遂见收之。
‐‐《魏略&iddot;许攸传》
(任峻)建安九年薨,太祖流涕者久之。
‐‐《三国志&iddot;任峻传》
建安十二年,(张绣)从征乌丸于柳城,未至,薨,谥曰定侯。魏略曰:五官将曹丕数因请会,发怒曰:&ldo;君杀吾兄,何忍持面视人邪!&rdo;绣心不自安,乃自杀。
‐‐《三国志&iddot;张绣传》
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诩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
‐‐《三国志&iddot;贾诩传》
宛城惊变
『如何确保曹操一定死?以贾诩滴水不漏的行事风格,除了突击曹营的胡车儿以外,他一定还安排了其他部队在营地周围对曹军逃兵进行阻截,务求全歼。这里是宛城,张绣军对地理远比远道而来的曹军熟稔。
但战果呢?张绣成功地杀死了曹营里大部分的重要将领,可是却唯独让曹操逃出了生天。
贾诩向来算无遗策,怎么会在如此关键的时刻掉了链子?』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正月,曹操在宛城遭遇了他人生最离奇的一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