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你就了我吧 > 第29章 上卷结局三胡灭汉昌(第1页)

第29章 上卷结局三胡灭汉昌(第1页)

莫罗浑在雪山失踪后,敕勒乃至柔然都开始变得混乱。统帅三十万兵力的主将身亡,敕勒内部几方势力蠢蠢欲动。

威慑四方的左贤王一死,柔然多个归顺敕勒的部族纷纷倒戈,因为一开始就是迫于莫罗浑的暴虐手段才不得不臣服。

不知道是不是敕勒疲于内乱无力外扩,敕勒的部队竟真的按照左贤王生前最后的指令,没有再进犯中原分毫,但这不意味着中原就愿意与柔然停战。

李景和那边迟早要清算,但柔然此刻空虚,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李望舒拍案而起:“趁他病,要他命!”

敕勒势力交迭,李望舒对局势与生俱来的敏锐,让她察觉到这是中原百年难遇的良机。

可能是因为莫罗浑身死,她大仇得报。到梁国后,李望舒在亲人的陪伴下,渐渐恢复了几分生气。

她觉得自己历经万难却大难不死,必然是有什么使命还没有完成。

李望舒结合自己在敕勒的所见所闻,和梁国一众将领分析:

“物壮则老,盛极必衰。外邦这几年强势到了极点,中原不得不避其锋芒,这是因为左贤王把持敕勒兵权后,几乎整合了外邦的全部势力对抗中原。

但是莫罗浑手段毒辣、六亲不认,他为了一人擅权,把有资质能取代他的人全都杀掉了,这给敕勒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毕竟他一死,兵权就空出无人能接手。

敕勒大可汗又上了年纪,帐下几个年轻的王子野心勃勃却是平庸之辈,暂时无人能独挑大梁,这样一看外邦盛极之后便是最脆弱的关头”

李望舒神情如同古井一般沉静,但她眼底却燃起了一团火,才疏学浅的她竟念了一句当年昭武伐胡的檄文:

“胡人灭,汉道昌;伐无道,诛外邦!”

莫罗浑,你们家的草原,不用你送我,本公主自己去拿!

梁国君臣们商议了几次后,最终决定暂且放下与魏国的矛盾,主动联合中原其他几国再次发兵北伐。

北上平原居多,行军极快。如果顺利,不肖五年,大军就可以推到乌尔格,完全解决困扰中原多年的外患,为汉人争取百年的喘息,这绝对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梁国的提议在实行起来并没有那么顺利。

两百多年来,中原大小势力一直内斗不止。从八王之乱始,西晋十几路司马诸侯称王,最终致使北方胡人趁虚而入。

即使到了动乱后期,中原尚且有能力解决关西的刘汉政权,但汉人各路势力忙于内争,根本无心理会“成不了大气候”的蛮夷。

(注:南匈奴人刘渊自称刘邦之后,建立刘汉政权,名为匡扶汉室,实则为五胡乱华开了个好头)

中原乱象祸起汉人相斗,所以未统一前,各地势力很难并肩作战。

上次北伐,即便是在魏国昭武将军绝对的武力值的威慑下,中原的几股势力也是貌合神离。四国虽然没有互相拆台,但也绝对谈不上同仇敌忾。

这一次北伐也是如此,中原几国和其他大小势力也是不愿主动招惹胡人,生怕牵一发而动全身,被其他几国背后捅刀子。

但是这其中也有例外——西凉。

西凉的宁亲王死在了敕勒,段清荣在怒极之下早就有了倾举国之力报复柔然的想法,于是当李望舒亲赴西凉调集自己三万私兵的时候,顺势和西凉歃血为盟。

魏国皇帝李景和因为与梁国交恶,不愿发兵深入敕勒,但更不愿让梁国独吞被柔然占领的失地,所以最终同意配合,但只求收复失地即可。

至于南陈和北齐,这次依旧选择作壁上观。

即便开头阻碍重重,但后面的事实证明,李望舒对局势的判断确实准确的令人发指。

丁丑年,西凉和梁国一西一东,先后向柔然发难,魏军则在中线支援。柔然与中原开战时素来以敕勒马首是瞻,但此时敕勒疲于内斗,果然无力组织有效的回击。

四年后,中原的失地全部收回。魏国如同约定的那样鸣金收兵,班师回朝,只留西、梁两国,顶着兵力辎重骤减的压力继续北进。

此时敕勒西边因为几个亲王在领地划归上有争端,直接互相起兵了,辖制西域的兵力空虚。西域一支马匪队伍趁虚东进,在敕勒大肆劫掠,迅速发展壮大。他们自封为铁棘军,将矛头直指敕勒后方军队。

铁棘军不断偷袭侵扰敕勒后方辎重,每次抢完烧完就走,从不恋战,敕勒各部不胜其扰,这一下子缓解了因为魏国撤兵造成的战事吃紧。

铁棘军的首领是个金发碧眼的西域人,武艺高强,因常着白袍银甲所以被尊称为白将军。

西凉觉得可以拉拢这股势力,于是就派候官给义匪们送信邀他们首领共商大事,白将军收到信后权衡再三决定赴约。

和李望舒想象中人高马大、肌肉虬结的大盗形象不同,白将军是个腿长腰细、身形细长的壮年男子。

他有着典型的西域人特征,浅金卷发、双眼碧蓝。但精致的五官有些阴柔,好在他一开口声音低沉醇厚,一扫长相上的女气,颇有男子气概。

李望舒只感觉这白将军实在眼熟,但又实在想不起自己有相熟的西域人。于是在正宴过后,又同李景宴私下会见了他。

李望舒不爱绕圈子,直接开门见山:“久闻白将军威名,今日一见又倍感面善,但一直不知将军尊姓大名?”

既然打算与魏国结盟,白将军也没有打算隐瞒自己出身,于是他声音低沉:“本将原名叫萨特罗斯·洛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