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大人,请容我向钱氏提几个问题。&rdo;王行之要求。
&ldo;准。&rdo;
王行之转身来到钱氏面前,问道:&ldo;那日去文家是哪些人?&rdo;
钱氏看了他一眼,有些防备,答道:&ldo;我婆婆,我,我儿子和女儿。&rdo;
&ldo;可是你女儿黎芳?&rdo;
&ldo;是。&rdo;
&ldo;你们为什么去文家?&rdo;
&ldo;我不是说了,我们是去看看弟妹过得好不好。&rdo;
&ldo;据我所知,你们大房和二房的关系一向不好,二房初到文县,去参加你大女儿的婚礼时,你把她们拦在门外不让进,还当着左右亲朋好友面跟文氏吵架。这之后,你儿子黎文斌更是偷走了黎静言的庚帖当众在万花楼叫卖。此番种种,你还要说你们是去文家慰问安好的。&rdo;
钱氏强辩:&ldo;那庚帖根本就不是我们偷来的,是他给我们的。&rdo;
王行之转身向堂上请示:&ldo;恳请大人准许我们传唤证人。&rdo;
&ldo;准。&rdo;
王行之将万花楼参加庚帖叫卖的人证请了上来。这个人证是黎如晦和黎雅兄妹俩找了好多人才找到肯出来指证的。毕竟高县尉在文县势力太大,一般人都不肯得罪他,更别说去当堂指证他。
证人是一个相貌俊俏的小厮,操着京腔口音。
&ldo;请你说明当日万花楼叫卖庚帖的情况。&rdo;
那小厮口齿伶俐的答道:&ldo;那日,我与我家主子去万花楼寻乐子。晌午过去没多时,听到偏厅有人在叫卖庚帖,便去凑了个热闹。&rdo;小厮顿了顿,环顾一圈,指着在角落里唉唉叫的黎文斌,道:&ldo;在偏厅就看到他站在台上叫卖。下面好多人在加价,有丫鬟也有小厮。最后以六千两银子成交的。&rdo;
&ldo;还记得成交的人么?&rdo;
&ldo;记得,是一个年轻的小公子得了去,那会儿还有好多人取笑那个小公子。事后黎文斌和另外两个人跟着小公子出门取钱去了。我和我家主子又待了一会儿,就碰到了来万花楼找庚帖的人。&rdo;她又顿了顿,看看左右,指着黎静言道:&ldo;就是他带着家丁还有一个老爷爷一起来万花楼找庚帖。那个老爷爷直嚷嚷着要打死偷庚帖的人。&rdo;
&ldo;大人,当日参加叫卖的人有几十人,更是围观者众。还需要再找人来对峙么?&rdo;
文县县令头疼,这种事明摆着的,怎么可能抵赖的掉。&ldo;不用了。&rdo;
证人退下,王行之继续问道:&ldo;钱氏,你们两家关系如此差,断不可能互相问安。所以那日你们去文家到底为了什么事?&rdo;
钱氏支支吾吾不敢说。
王行之紧接着说:&ldo;那我来回答吧。那时因为你丈夫偷情的丑事被传的人尽皆知。而高家知道后执意要跟你们退婚。是也不是。&rdo;
&ldo;是,不是。&rdo;钱氏脱口而出,马上又反悔了。
&ldo;钱氏,如实说来,到底是不是,凡是造谣或隐瞒是要吃板子的。&rdo;
钱氏怕死了当堂挨板子。只能如实答:&ldo;是。&rdo;
高县尉一看钱氏这副摸样,生怕她也被吓过去,什么该说的不该说的全说了。忙抢过话题:&ldo;这事与骗婚一事有何关系?休要扯开话题。&rdo;
&ldo;高县尉,这是骗婚开始的关键,你急什么?&rdo;
&ldo;继续问。&rdo;文县县令催促道。
&ldo;大人,那日黎家大房来到文家是来劝说黎静言的。因高家退婚,但高家女儿高云云提议用交换亲挽回黎芳的婚事。高云云的要求就是嫁给黎静言。&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