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赵国开始行动了,按照与秦议定的计划,在秦的默许下,赵国派出大将庞向北攻击燕国。但是秦王政很快醒悟过来,决定不再容忍赵国在进攻燕国的过程中不断强大。秦王政遂背信弃义,从西、南两个方向夹攻赵国的后腰,取名&ldo;黄雀行动&rdo;。
&ldo;黄雀行动&rdo;西路军由秦国名将王翦统领,南路军由秦将新星桓(念乙)带领。前者攻破了赵国西侧太行山脉上的要塞阏与(距离邯郸仅130公里)。后者攻破了邯郸以南重镇邺城(距离邯郸50公里)‐‐看得出来,经过历年无休无止的攻侵,赵国的地盘已经收缩得很小了。秦王政统一六国也属于祖宗而成事,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秦国两路大军杀来,仿佛狮子的两个爪子,搭在角马的屁股上,赵国大急。这时,赵国的主力却偏在北方进攻燕国。
当庞从燕国回师,南下救援的时候,发现赵国南部的漳河流域、西部的太行山要塞、东部的河间各城,全部易手,为秦所有了。赵悼襄王大骂秦国背信弃义,背后捅刀子,又大骂部将庞愚不可及,行动迟缓,终于又急又恨,一卧不起,转到冬天,生命就over了。赵悼襄王&ldo;不得意而死&rdo;。想来死时年岁方胜,故而得了一个&ldo;悼&rdo;的谥号,是早殇的标志。
此后,赵悼襄王和酒吧女(娼女)结合生的昏君赵王迁继位,赵国气数己尽了。
越明年,公元前234年,秦将桓再次进攻赵国南部的平阳、武城(漳河流域,邺城地区),杀死赵将扈辄,斩首十万。
就在这个危急关头,赵国一个牛人出现了:边防军统帅&ldo;李牧&rdo;慷慨登场,临危受命,率领二十万之众,大破秦军,走桓于燕国,谱写了燕赵之人行将就灭于历史长河间的最后一篇光彩诗章。
正文第十章三
边防军是驻扎在北方以防御匈奴的。一个国家如果把边防军都投入到争霸战争,那一定是穷得没家底了,好比拆下门板当柴烧,不再防贼了,因为也没什么可被偷的了。
赵国边防军按剑荷戟,排成长队,迈着杂沓的步伐,蜿蜒在河北大地上。头顶上,一块脊背隆起的云团,看见这些士兵一路向南,去赶赴国家的救亡。他们中的大多数将在未来几年中失去生命,但这是一支有着优良战绩和铁的纪律的军队,为将者正是李牧。
李牧原在代郡抗匈奴,代郡偏处河北北部恒山地区,当时叫常山,常山多出猛人,赵子龙就是这里的,杨家将的活动区域也在这里。
李牧驻兵代郡时,任务是抵御匈奴,但他却并不打仗,而是忙于抓伙食;每日锤死几头牛,给军士吃,像个后勤主任。还建立了军用农贸市场,向老百姓收地摊费,以供养军队。但他命令士兵不许与匈奴接战。战士们都说:&ldo;李主任是个怯夫也!&rdo;
朝廷看他一点都不会打仗,就把他撤职了,另派能打仗的将领去,终于送死了很多人。
于是朝廷又让李牧重新出山,李牧说:&ldo;出山可以,但我必须还像从前老样子。&rdo;朝廷说:&ldo;好吧好吧!&rdo;于是,李牧又跑到前线去锤牛和收地摊费。大家都说,这个怯懦的后勤主任又回来了。
经过休养,李牧看看条件成熟了,于是挑选出战车一千三百辆,好马一万三千匹,力能破敌擒将的勇士五万人,胳膊粗的射手十万人,日夜加紧训练。随后放出老百姓到外面放羊、耕田、摆地摊。匈奴眼睛一亮,纷纭来抢,一头钻进李牧布置的口袋。
李牧三面合围,并且截断匈奴后路。一番奋勇力战,杀得匈奴人仰马翻。史书上说:&ldo;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rdo;。十余万匈奴骑士尽覆,可以算是杀人盈野了。低沉的秋风呜咽着,满地的残骸断肢使李牧的心中一片怃然。但现实就是这样残酷的,&ldo;为什么&rdo;的问题还是交给哲学家去处理吧。
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近赵境一步。
正文第十章四
公元前233年,秦国名将桓继斩赵军十万以后,又西出太行山,威胁邯郸。李牧奉赵王迁命令前来解救。
李牧的这近二十万北军,在匈奴战争中获得胡骑的大量补充,因而机动性增强。而且,北地严寒,自然条件恶劣,养成了北军忍强悍的体魄。在代郡草原放牧,策马狂奔,造就了北兵娴熟的马技。总之,这是一只很强的来自北方的狼。他们所乘的代马,闻名于天下。
李牧到达邯郸以北的石家庄地区,依托宜安等重要据点筑垒,与汹涌而来的秦军对峙。李牧又拿出后勤主任的招术,指挥大家加紧修筑工事,以误导桓。桓感到,李牧很可能是在仿效长平之战中的廉颇,坚壁不战、消耗秦军。于是他微微一笑,决定分一部分兵力离开李牧所坚守的宜安,改去袭击赵军的另一个据点肥下(河北晋县),引诱李牧出宜安前来救援肥下。只要赵军一上路,秦军就可以一拥而上,与之展开决战
桓的这种思路,用现代军事理论讲,叫做调动敌人,这大约是攻城不逞时候的必然选择。
看见秦军袭击肥下,赵葱提议派兵前往支援。李牧制止说:&ldo;敌攻而我救,是受制于人,兵家所忌。&rdo;是啊,怎么能随意受敌人调动呢?
李牧拒绝支援肥下,而是按着军事地图分析道:&ldo;秦军的大本营就在宜安城外,他们离开大本营,分兵袭击我肥下,大本营必然空虚。我们若倾巢而出,袭占秦军大本营,则桓成了孤魂野鬼,不逞之徒,我们可以重创秦军。&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