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皇帝有所疑问,自然不会傻不愣登的说自已不懂,他转头给了自家公公一个眼神。
&esp;&esp;公公作为皇上肚子里的蛔虫,秒懂。
&esp;&esp;他笑呵呵的接话,“不知赵大人说的这些是什么意思?老奴听着倒是新鲜。”
&esp;&esp;“听说搬运工写了一个剧本儿,好像就是比较短的话本子。
&esp;&esp;说是要在九九重阳节那天让人表演出来。据刘传说好像跟唱戏差不多。”
&esp;&esp;皇上不知怎的脑海里突然又浮现出搬运工所写的炸裂剧情。
&esp;&esp;什么丞相大人掐着腰红着眼,说着什么,你要是不爱我,我就去死。让你后悔一辈子……
&esp;&esp;一想到这玩意儿要跟唱戏似的,咿咿呀呀表演出来。
&esp;&esp;皇帝老头就一阵沉默。
&esp;&esp;很难评。
&esp;&esp;让他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esp;&esp;赵大人接着说,“搬运工的话本我倒是扫过几眼,确实挺让人上瘾的。但是很难想象搬运工写的特别短,让人演出来,是个什么感觉。到时候,可一定得好好看看。”
&esp;&esp;但有人也觉得荒唐,“搬运工写的话本我也看过,都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就算让人当唱戏一样,演出来怕是也好,看不到哪儿去。”
&esp;&esp;文官这话一出,有武将不乐意了。
&esp;&esp;武将没文官那么弯弯绕绕,喜欢那种爽文一点儿都没毛病。
&esp;&esp;有人扯着大嗓门,不高兴的说,“你都不知道搬运工写了什么,你怎么就知道他演出来不好看!”
&esp;&esp;文武自古以来就不合。
&esp;&esp;文官听到一个大老粗这么反驳自已,顿时就不乐意了。
&esp;&esp;“搬运工写的那些玩意儿粗鄙至极,你问问这种人,可有一个觉得写的好。简直不伦不类,不知所谓。”
&esp;&esp;“怎么不好?我身边的兄弟一个个抢书,抢的都快打起来了。好着呢。我为了看这话本儿,识字都多了不少。”
&esp;&esp;不蒸馒头争口气
&esp;&esp;文臣听着这话,嘲笑的冷哼一声,“哼……”
&esp;&esp;而武将听着这个哼,就像被摸了屁股的老虎。
&esp;&esp;“嘿,你这个弱唧唧风一吹就倒的家伙,哼什么哼。
&esp;&esp;识字多了不起呀,你有啥能耐呀?不也跟我似的一样坐在这儿。别以为你多读了几本书,就看不起搬运工。
&esp;&esp;他又写的不好,能在京城这么火,你有本事你也写呀,我瞧瞧你写的那些什么知乎者也,诗词歌赋能卖出几几本去。”
&esp;&esp;“你……竖子不足与谋。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esp;&esp;文官气的咬文嚼字骂人。
&esp;&esp;他能写吗?他肯定不能写。万一写出来真的一本都卖不出去,那简直让人笑掉大牙。
&esp;&esp;而一旁的武将听着这玩意儿跟听天书似的。
&esp;&esp;但他感觉面前这个老匹夫肯定狗嘴吐不出象牙。
&esp;&esp;于是他转头问旁边的人,“那个老不死的说啥呢?”
&esp;&esp;他旁边自然也是一个武将。两人对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