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寒的事情越来越少,这也代表着他手下的一切已经上了轨道,除了一些重大决策,他要操心的就很少了。
比如他能休息一段时间,魏一扬和周得与他们却不能,等着他们的事儿,只有多,没有少。
楼寒其实现在无所谓能不能考上举人,因为他手下的那个东西真的大批量生产出来,举人算什么,国家都有可能改朝换代。
不过楼寒不会那么做,因为战争起来第一个受到伤害的绝对不是上层统治者,而是那些底层的穷苦百姓,他们一天天认真而辛苦的活着,楼寒不会打破他们的生活。
但如果这个大央朝真的腐烂到一定地步,楼寒觉得改朝换代也不是不可能。
今天他考这个举人,一是为了方便一下生意,二就是为了让楼父楼母开心,他们常常说光宗耀祖,他就实现他们的愿望,两个人虽然望子成龙,但却有着一种不当官就不成龙的思想,他们到底是觉得做生意不是什么好看的事,当官才是最有前途的。
可能大环境真的是这样,但楼寒可不会让自己陷入到这种环境里。
他的字典没有环境,只有自我,他不会融合世界,因为他心里就有自己的世界。
揭榜之前楼寒就得到了消息,新科状元何文山,榜眼秦志,探花不认识,楼寒排到第三十二名,占了个上中等。
听到这个消息楼寒一点都不意外。
毕竟这个跟设想中的几乎一样。
何文山必是状元,楼寒看过他的字,他的诗,他的文章,策问等,无一不好,无一不精,楼寒自认肯定写不出来。
这人天生就是为了科考而生,天生的读书天才。
关键他还有不逊于任何人都勤奋和记忆力。
他不得状元,楼寒都觉得那是黑幕了。
虽然一些官家子弟富家少爷会买名额,但他们绝对是不会挑前十名的,因为朝廷不允许。
如果每次科考都是这样,那么他们为什么还要举行科考?直接从那些人家里拉人就得了,何必那么麻烦。
所以还是需要一些真才实学的人的。
秦志虽然不算太聪明,但他却有着一股劲儿,加上他一直和何云山学习,潜移默化总会有些影响,得个榜眼楼寒也不奇怪。
虽然秦志不是天才型,但绝对是勤学苦干型,一句诗何云山可能扫一眼就记住了,但秦志却需要记半个时辰。
这是智商的碾压,但绝对不是个人能力的最终判断。
何云山可以用五个时辰去学习,秦志就可以用一天一夜,甚至是两天两夜不睡觉的学。
所以说那句话还是不错的,勤奋乃是励志者的磨刀石。
秦志够勤奋,他也有楼寒这样的后盾和何云山这样的朋友,所以他的榜眼来的确实不是偶然。
他是真的有这个实力。
楼寒知道了消息也没有多激动,意料之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