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史事讲将1三国明TXT > 第一百零一章 曹魏奠基曹操(第1页)

第一百零一章 曹魏奠基曹操(第1页)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父亲曹嵩为宦官曹腾养子,曹腾为汉相曹参之后。曹操谥武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庙号太祖。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颂令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锦二斤,为日后的租庸调之始。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草创九品官人法。精兵法,着《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着作有《魏武帝集》。葬于高陵。

曹操,出生自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长子,因其父曹嵩乃是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改姓曹。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须,自幼放任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观其一生,从举孝廉踏上仕途开始,到后来挟天子以令诸候,其间收黄巾,讨董卓,败袁术,破陶谦,平张邈,杀吕布,灭袁绍,定乌桓,降刘琮,走赤壁,克马超,战孙权,收张鲁,封魏王,弃汉中,千秋功过,任人评说。

曹操在少年时就与袁绍相交,成年后两个人之间,虽有一些隔阂但关系还是不一般,及至袁绍、袁术的母亲死后归葬汝南时,曹操还是不计前嫌地去参加了葬礼。颍川李瓒非常赞赏曹操的才能,临终时对儿子李宣说:“国家将要大乱,天下英雄,没有一个人能超过曹操的,张邈是我的朋友,袁绍是你的外亲,虽然如此,你也不要去依附他们,一定要去投靠曹操。”后来李瓒的几个儿子遵从父命,在乱世中果然保全了性命。南阳何颐私下对别人说:“汉家将要灭亡,能够安天下的,必定是这个人了。”曹操听到后,非常感激。

结交名士后,曹操在士人中的名声就大了,于是他谋求更大的名声,在当时的诸多名士中,许劭是一个非常有影响的人物,谁要是获得他的好评,则对自己的仕途十分有利。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以名节自我尊崇,不肯应召出来做官,善于辨别、评述人物,当时人们推举清议的权威,无不把他和太原郭泰作为代表,谁要是能够得到许劭的赞誉,谁就能够身价倍增,许劭常在每月的初一,把本乡的人物重新评议一番,叫做“月旦评”。曹操为了取得许劭的好评,先去拜访在评议界,享有很高声望的大名士桥玄,曹操慕名前往,桥玄与之交谈后,感到曹操很不平常,说:“现在天下将要变乱,不是经邦济世的人才,是不可能使天下安定下来的,能够安定天下的,大概就是你了。”停了一下,又说:“我见过的天下名士多了,没有一个是像你这样的,我已经老了,愿意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你。”曹操听了,非常感激,把这位老前辈引为知己,桥玄觉得曹操还没有什么名气,又劝他去结交许劭。

由于桥玄的推荐,也由于自己对许劭慕名已久,曹操带着厚礼去见许劭,请求许劭对自己称誉一番,许劭一方面感到曹操与众不同,另一方面大概对曹操那些飞鹰走狗的行径有所了解,不大看得起他,因此拒不作答。曹操却是决不放松,坚持着自己的要求,许劭没有办法,只好说:“你是一个太平时代的能臣,动乱时代的奸雄。”曹操听了这个评语,感到非常开心,哈哈大笑着离去了。由于争取到了众多名士替自己激扬名誉,曹操引起了士大夫集团越来越广泛的注意,这对他仕途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汉魏之间,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出现大饥荒,这一时期,粮食供应成为各军事集团最大的问题,因军粮不足而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曹操采纳部下枣只等人的建议,利用攻破黄巾所缴获的物资,在许下募民屯田,当年即大见成效,得谷百万斛。于是曹操命令在各州郡设置田官,兴办屯田,屯田有效地解决了曹操集团的粮食问题,所以曹操说:“后遂因此大田,丰足国用,摧灭群逆,克定天下”,在兴置屯田的同时,曹操采取各种措施,扶植自耕农经济。针对当时人口流失,田地荒芜的情况,曹操先后采取招怀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检括户籍等办法,充实编户,恢复农业生产。此外,曹操还陆续颁布法令,恢复正常租调制度,防止豪强兼并小农,建安五年曹操颁布新的征收制度,到建安九年,又明确:“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曹操前后实行的这一系列措施,使濒于崩溃的自耕农经济不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成为曹操集团的雄厚经济基础,通过以上二项措施,曹操统治区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这是曹操在经济上的一大成功。

在曹操的儿子们涉及政治前,曹操的核心圈主要是曹家和夏侯家的武将们,以及以荀彧为代表的文人圈子,准确的讲,曹氏集团实质上是曹家和夏侯家共天下的,只不过,因曹操更加有理想、有纪律、有道德、有文化,成为了圈中老大哥,使得曹家居于支配地位,夏侯家居于从属地位而已。曹家和夏侯家之所能如此亲密,原因至少存在以下几点:一是曹家和夏侯家为世代姻亲,由于世代姻亲,两家利益联系紧密,关系熟悉,彼此更加依赖、信任。根据《三国志。夏侯惇传》记载: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故惇、渊、仁、洪、休、尚、真等并以亲旧肺腑,贵重于时,左右勋业,咸有效劳;二是夏侯家也是名将之后,且家势依然显赫,家族内人才济济,根据《三国志。夏侯惇传》记载: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人,夏侯婴之后也。三是曹操和夏侯惇、夏侯渊是儿时的玩伴。估计小时候就形成了曹操的领头羊地位,使得曹家和夏侯家的子弟们,把听从曹操的指令当作理所当然的事。在曹操创业之前的一个阶段,就形成了曹家、夏侯家和荀家为骨干的核心圈,当然,曹家处于支配地位,夏侯家和荀家处于支配地位,夏侯家是武将的代表,荀家是文臣的代表,不过,这里面,还是有区别的,夏侯家和曹家的关系更加紧密,既有历史上的原因,也有现实的考虑,也不乏姻亲的因素。

在用兵方面,史称他“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自作兵书十万余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临事又手为节度,从令者克捷,违教者负败。”在对吕布、张绣、袁绍、马超、韩遂等一系列战斗中,常用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埋伏、包抄、突袭、离间、劫粮、攻彼救此、弃物诱敌等战术,谲敌致胜,转弱为强。他确实是一个极为杰出的军事家;在御将方面,曹操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

曹操能够根据将领特点,用其所长,许褚、典韦壮武有力,忠诚奉法,曹操就让他们战则为军锋,息则统亲兵;臧霸有恩信于东土,曹操将青、徐二州托付于他,从而得以专心对付袁绍,不必以东方为念;降将文聘本是刘表帐下大将,在江汉一带颇有威恩,曹操任其为江夏太守,委以边事,使御孙权;在带兵方面,他治军严整,法令严明,一次在行军途中,曹操传令不得使战马践踏麦地,如有违犯,一律斩首。士兵皆下马步行,惟恐踏坏麦苗。可曹操的战马因受惊吓踏了麦田。他即拔剑割下自己一撮头发,以示处罚,足见执法认真。《通典·兵典》中收录的《魏武军令》、《魏武船战令》、《魏武步战令》等,也反映了他严明的军令。

诸子成年之后,对于曹操而言,既是一件好事,又是一件烦事,因为无形中多了几个可靠的帮手,但是,也要给他们适当的位子、担子,更要劳力费神地协调他们的关系,稍有不慎就会动摇“国本”。曹操对他们可谓用心良苦、煞费苦心,既要让他们相互竞争,优中选优,又要将竞争控制在不相互残杀的范围内。后来,既要让有政治才能的曹丕接班,又不能让他过早得志、喧宾夺主,对其加以制衡,甚至是故意的冷落。在具体操作上,一是确保曹丕的接班人地位。因为这是古制,并且,前有袁绍、刘表等人覆辙,同时,曹丕确实比曹植更适合接班。前者不仅有文才,还有政治能力,后者仅是一流文人,尽管也了不起。确保曹丕为接班人的实质性动作,是任命曹丕为丞相的副手。《三国志。武帝本纪》记载:十六年春正月,天子命公世子丕为五官中郎将,置官属,为丞相副。二是要用曹植对曹丕加以制衡。因为曹操的另一个儿子曹彰不想涉及政治,仅是武将之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曹操故意夸奖曹植,同时,也让其有一种可以接班的希望,但是,决不让其做丞相的副手,三是实际上为曹丕接班准备条件。首先将最有才能的文官司马懿配给曹丕为顾问,使之关系密切,其次是对曹植“清君侧”,将其周围有能力的人剪除掉,使其失去抗衡曹丕的资本和能力。同时,身死之后,曹魏集团顺利地实现了接班人的过渡,并迅速建立了曹魏帝国。

曹操的诗歌,今存20多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龟虽寿”以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诗人贯彻终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表白。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前两篇写政治理想。他设想的太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这在汉末社会大破坏的现实背景下,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短歌行》的主题是求贤,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抒发求贤若渴,广纳人才,以冀成其大业心情。

曹操在文学上的功绩,还表现在他对建安文学所起的建设性作用上,建安文学能够在长期战乱、社会残破的背景下得以勃兴,同他的重视和推动是分不开的。刘勰在论述建安文学繁荣原因时,就曾指出“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心雕龙时序》。事实上,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无不同他有密切关系。曹丕、曹植是他的儿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托庇于他的荫护。可以说,“邺下文人集团”就是在他提供的物质条件基础上形成的;而他们的创作,也是在他的倡导影响下进行的。

此外,曹操还有不少其他文章传世,例如《请追增郭嘉封邑表》、《让县自明本志令》、《与王修书》、《祀故太尉桥玄文》等,文字质朴,感情流露,流畅率真。曹操着述,据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考证,有《魏武帝集》30卷录1卷、《兵书》13卷等十余种,然多已亡佚,今存者唯《孙子注》。明代张溥辑散见诗、文等145篇为《魏武帝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中也有《魏武帝集》,所收作品略多于张溥辑本。1959年,中华书局据丁福保本,稍加整理补充,增入《孙子注》,又附入《魏志·武帝纪》、《曹操年表》等,重新排印为《曹操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