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丹尼斯他们的话科尔夫人她们都不相信,但从那之后,一向喜欢惹是生非的丹尼斯和特立柯都不再主动靠近他们。
这一点对梅维丝他们来说,无疑是非常好的变化。
没了他们俩一天到晚没事找事的作死,汤姆给孤儿院里其他人的形象也和原着发生了变化。
他不再对小孩子的玩具感兴趣,也不再执着于哪天会被父亲找到,然后接他离开孤儿院。
现在的他,更喜欢问梅维丝有些关于魔法的事情,更喜欢在深夜里悄悄试探自己的魔力。
但也只限于用意念操控一些东西,因为他不知道魔咒也没有魔杖,更不敢贸然乱用魔法。
从1933年的冬天开始,汤姆似乎又变得像以前一样黏梅维丝了。
他还会在打零工回来时给她带一些东西,或是几颗糖果,或是几支花。
1934年的春天,伦敦经济再次复苏,德鲁里巷剧院也重建竣工,比起去年冬天的模样,现在的剧院更时尚。
1935年伍氏孤儿院没有增添新的婴儿,孤儿院没有事情再需要梅维丝帮忙,科尔夫人不得不让她去面包店里打零工。
比起科尔夫人的担心,梅维丝则显得比较高兴,因为她可以在下班后四处闲逛。
她曾偷偷去看过格里莫广场消失的十二号,也在一个红色电话亭里拨打过,不过当电话亭即将转接魔法部人工服务时,她又赶紧挂断了电话。
1936年梅维丝生日那天,艾维斯用自己打零工留下的钱给她买了一束玫瑰花,汤姆里德尔则送了一个玫瑰八音盒。
1937年春天,梅维丝在去给客人送面包的路上看到了一个让人激动人心的身影,虽然只是匆匆一瞬间,但她敢肯定那绝对是纽特学长!
不过后来不管她怎么刻意去寻找,就是再没有遇到过。
同年5月,张伯伦成功担任英国首相一职,并且在上位后就向议会宣称,政府的政策是“对全世界实行绥靖政策”。
作为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他已经意识到纳粹德国的言而无信及其称霸世界的野心。
尽管如此但他仍然坚信,在国家利益没有受到危害的情况下,和平解决争端比诉诸战争对英国更有利。
为了达到避战的目的,他认为有必要通过和平谈判全面解决欧洲问题。
所以他承认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划分的欧洲边界的不合理,满足希特勒“统一德意志民族”的要求,以求得欧洲政治问题的解决。
在欧洲“政治解决”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对德国提供经济上的援助”,允许德国开发其出口潜力,从而在经济上消除德国对外扩张的理由。
政府实行的“廉价贷币”政策,本来就促进了工业生产的活跃,这两年从工业产品和原料的价格波动间的悬殊差别中还占了许多便宜。
再加上五年以来的重整军备自然地导致了冶金业、机器制造业和造船工业的迅速扩大。
整个国家的经济恢复飞快,张伯伦自然会为了彰显他的能力和继续给自己拉票,而着急的给各社会发放各种福利。
他主张“尽管政府现在有些资金紧张,但孩子们的教育投资是长期且有益的,因此应该优先保障孩子们的教育活动资金。”
因此,伍氏孤儿院在六月时被选中,成为了今年可以免费去外出旅游,让孩子们在考察中增长见识的幸运儿。
毕竟年代不同,相比起现代发达的交通,1938年从伦敦到克莱尔郡最直接的水路连接就是通过英吉利海峡进入爱尔兰。
而且到达柏林后还需要转乘巴士才可以前往目的地。
1938年6月5日,在政府和一个新兴企业的赞助下,伍氏孤儿院所有人登上了开往伦敦西海岸克莱尔郡的轮船。
不过一路上与绝大多数人兴奋异常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梅维丝此刻的惨状了。
因为晕船的缘故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整个旅程中长达十个多小时的漫长时光里,她都只能以一种半死不活的姿态躺在房间里。
而此刻的她早已面色苍白如纸,毫无血色可言,原本灵动的双眸也仿佛被一层浓雾笼罩了一样黯淡无光。
“汤姆,我们还有多久才能下船啊…到我感觉我要见到我太奶了…”
汤姆抬眼看了看房间里的钟表,低头继续看着手里的书:“还有五个多小时。”
梅维丝已经忍受了很长时间的呕吐感,这里既没有晕车药也没有酸话梅,此刻的她已经快崩溃了。
头晕目眩加上无法抑制的恶心,让她一下子就控制不住的哭了起来:“我不去了,什么世界的尽头,我才不稀呜呜呜,这不过是首相和那个永安什么企业拉人气的狗屁活动而已!我为什么要来遭这份鬼罪!呜呜呜我要回去,我才不稀罕什么狗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