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很快就到了四月份,赵云川参加殿试的时候。
殿试作为科举考试中最高级别的考核,是无数士子梦寐以求的舞台,由皇帝亲自策问,选拔出天下英才。
考试地点设在金碧辉煌的保和殿,这巍峨的宫殿彰显着皇家威严,也承载着万千学子的仕途梦想。
殿试当日,天色未明,赵云川便早早起身。
他身着一袭淡青色整洁笔挺的长衫,对着铜镜仔细整理发髻,简单用过早餐后,便跟着槐哥儿乘马车去参加殿试。
来到紫禁城,只见宫门巍峨,守卫森严。
赵云川随着一众考生,在宫门外静静等候。
这和以前在故宫参观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终于,宫门缓缓打开,考生们依次进入。
踏入保和殿,殿内庄严肃穆,巨大的龙椅之上,皇帝高坐。
大家恭恭敬敬地对皇上行礼,低垂着眼睛不敢直视龙颜。
赵云川也随着众人一同跪地,行三叩九拜大礼,口中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整齐而洪亮,在空旷的保和殿内久久回荡。
礼毕,皇帝威严的声音响起:“众卿平身,今日殿试,旨在广纳贤才,望诸卿畅所欲言,勿要拘谨。”
赵云川缓缓起身,依旧微微垂首,他能感受到皇帝的目光如炬,在考生间一一扫过,心跳陡然加快,掌心也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紧接着,太监展开黄绢,宣读策问题目。题目关乎民生水利与边疆防务,皆是当下朝廷的紧要事务。
赵云川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迅速在脑海中梳理思路,将平日里积累的学识和对时事的见解一一调出。
拿起毛笔,蘸饱墨汁,赵云川开始作答。
他的笔触沉稳有力,字迹工整娟秀,先是阐述了民生水利对国家根基的重要性,提出兴修水利、合理调配水资源的具体举措;而后又论及边疆防务,分析了当前局势,并给出加强军事训练、巩固边防堡垒的建议。
书写过程中,他偶尔抬眼,观察殿内其他考生的状态,只见有人奋笔疾书,有人皱眉沉思,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前程奋力一搏。
保和殿内安静极了,唯有毛笔在宣纸上游走的沙沙声。
窗外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斑驳的光影,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移动。
皇帝走下龙椅,步履沉稳地在考生间踱步,目光逐一扫过众人的答卷,所到之处,考生们皆紧张得大气不敢出,头垂得更低了。
考试考得不只是学识,还有心态。
待皇帝走到赵云川面前时,脚步忽然一顿,目光落在他的答卷上,久久未曾移开。
只见他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之色,赵云川只觉一道威严的身影停在身侧,紧张得呼吸都急促起来,手中的毛笔都微微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