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川被授予了六品翰林院修撰的官职,翰林院修撰主要负责编修国史、记录皇帝言行起居、为皇帝经筵提供学术支持以及起草制诰诏书等与文化典籍、文字政务相关的工作。
至于具体做什么,得看上面吩咐。
赵云川表示很满意,没想到他也能吃上皇家饭,从今天开始,他也是古代公务员呢,还是中央的呢。
美滋滋!
赵云川考中状元之后,最开心的莫过于方槐了。
方槐此刻满心都是按捺不住的骄傲与喜悦,看着家中忙忙碌碌前来道贺的人群,心中满是畅快。
自从赵云川接连考中六元,他便对报喜的流程熟稔于心,可每一次,激动之情都丝毫不减。
这一回,向来节俭的他,眼睛都没眨一下,便兑换了一大筐铜钱。
当报喜的官差们踏入家门,他满脸笑意,赶忙迎上去,双手奉上早已准备好的大红包,那红包的分量,让官差们都不禁瞪大了眼睛,连声道谢。
待官差们离去,方槐又将铜钱一筐筐抬到门口。
他站在台阶上,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将一把铜钱高高抛起,刹那间,铜钱如雨点般洒落。周围围观的百姓们欢呼着、雀跃着,纷纷弯腰去捡,人群中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大家都沾沾我家夫君的喜气!”方槐大声喊道,声音里满是自豪。
听闻方槐的夫婿赵云川高中状元,一众邻居纷纷前来道贺,瞬间将小院围得水泄不通,你一言我一语地恭维起来。
一位大爷率先开口,脸上的褶子都笑成了花:“哎呀,方小哥儿,你可真是有眼光,挑中了这么有出息的夫婿!赵云川状元郎这才学,往后在朝堂上肯定能大放异彩,你跟着他,好日子在后头呢!”
旁边的大嫂连忙附和:“就是就是,方小哥儿,你平日里操持家中琐事,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状元郎才能安心读书,这状元的功劳也有你一半呐!”
一个年轻后生满脸钦佩,提高音量说道:“赵状元一路苦读,终得回报,往后必定平步青云,方小哥儿你可就是状元夫人了,以后发达了,可别忘了咱们这些邻居!”
还有个婶子拉着方槐的手,亲昵地说:“方小哥儿,你和状元郎这一对儿,真是天作之合,往后的日子肯定和和美美,幸福美满!”
正当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恭维着方槐时,人群外传来一阵沙哑的声音:“状元夫人,行行好,沾沾喜气!”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正拄着一根破旧的木棍,眼巴巴地望着这边。
这乞丐头发凌乱,脸上满是污垢,身上的衣服打着层层补丁,还散发着一股酸臭味,他小心翼翼地靠近,眼神中带着一丝怯意又满含期待。
方槐见状,心中一软,还没等他开口,乞丐便连忙说道:“状元夫郎呐,您可真是菩萨心肠!我打老远就听说了赵状元的事儿,就知道这是个大好人。您看,他一路苦读,如今高中状元,这都是您旺夫呐!往后赵状元在朝堂上肯定是为国为民的好官,您也必定是被万民敬仰的状元夫郎。我虽然是个乞丐,可也知道善恶好坏,今天能沾沾这状元的喜气,说不定往后我也能转运呢!”
方槐听了,心中欢喜,连忙从身旁的筐里抓了一大把铜钱递过去,说道:“拿去吧,也祝你往后顺遂。”
乞丐双手接过铜钱,脸上笑开了花,连连鞠躬道谢:“谢状元夫人,谢状元夫人!愿您和状元郎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福泽深厚,富贵绵延!”
说完,便紧紧攥着铜钱,心满意足地退到一旁,继续看着热闹,时不时还跟着众人一起欢呼,沉浸在这喜庆的氛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