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飞龙的病迅速好转,到了第三天,真的就可以住普通病房了。
当然,徐飞龙不可能住普通病房,他也永远没有机会住进普通病人房间,与普通人同呼吸共房间。
普通病房确实是最有人间烟火气的。
在这小小的普通病房里,有人被亲情紧紧包裹,温暖无比;有人却在人情淡薄中独自煎熬。
它就像一个社会的缩影,淋漓尽致地展现着人间的冷暖。
你说在普通病房里,每天演绎着人情冷暖一点也不为过。
此刻,徐飞龙的西侧走廊尽头的病房靠窗的床位上,躺着李大爷。
他的子女们轮流守在床边,片刻不敢懈怠。清晨,女儿会早早带来熬好的小米粥,那粥香瞬间弥漫在整个病房。
她小心地扶起李大爷,一勺一勺耐心喂着,还轻声询问:“爸,烫不烫?”
儿子则在一旁整理着李大爷的生活用品,把病房收拾得井井有条。
女们跑前跑后,生怕有一丝照顾不周,满满的亲情让人倍感温暖。
而病房另一张床上,老张的情况却截然不同。他住院十多天,儿子只来过两次,两次来都是抱怨和骂骂咧咧。
老张躺在病床上,眼神中满是落寞。
其实,他不是最惨的,甚至,他还算不得惨,至少他还有人来看望,至少他还在病床上治疗,没停药,也可以吃到满满的快餐盒饭。
而此时,他们隔壁的病房,住着一位带着女儿就医的妇女就惨了。
她身形单薄,面容憔悴,眼神中满是疲惫与担忧。她的女儿因病住院,小小的身躯躺在病床上,显得格外柔弱。然而,夫家受重男轻女思想的毒害,自她们入院后,竟没有一个人前来探望,更别提给予帮助了。
因为夫家根本就没准备帮孩子治病。
当然,穷是原因之一。但更主要的是,生病的是他们的女儿,他们家女儿有3个,少一个不在乎。
但是,母亲则不同,她坚持要给孩子治病。
妇女为了给女儿治病,四处奔波,从娘家借来了救命钱。
可这也让她的生活陷入了绝境,她每天节衣缩食,生活过得异常艰难。
清晨,她在医院的走廊里就着开水咽下那半个干巴巴的馒头,权当早餐;中午,她会去医院附近的小餐馆,花上几块钱买一碗光头米粉,晚餐,大多数时候什么也不吃。
她一天中,总共就一个馒头,一碗光头粉。。
哪怕自己饥肠辘辘,她也总是先把女儿照顾好。
这一天,妇女像往常一样去给女儿打水,脚步虚浮,每一步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走着走着,她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眼前一黑,手中的水壶“哐当”一声掉落在地,她整个人也直直地倒了下去。
病房里的其他病人和家属听到声响,纷纷围了过来。
看到晕倒在地的妇女,大家的脸上满是震惊与关切。
李大爷的儿子反应最快,他一个箭步冲上前,轻轻扶起妇女,焦急地呼喊着:“大姐,大姐,你醒醒!”
其他家属也纷纷围在四周,有的帮忙疏散人群,让空气流通;有的则赶紧跑去叫护士。
当护士赶来,初步检查后告知大家,妇女是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和过度劳累才晕倒的。
众人听闻,眼眶都红了,心中满是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