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杞,你要记得,我徐家的姑娘不是找不到夫家,而是挑夫家。
若不能良嫁,招婿也行。
你瞧瞧念月的日子,不好吗?
……就算是不嫁不招,我们徐家也是养得起姑娘的。”
徐思雨不是要其他人的想法与她一样,她只是希望家里人给足底气,让女孩不用随大流,而是能自主选择。
好多年前,徐思雨曾以为,她是不会嫁人的。
在这个男尊女卑的世界,她不觉得她能在婚姻里找到幸福。
可就是不抱希望的时候,林忆青追上来了。
徐思雨很幸运,这个时代,也碰上了尊重她,与她同频的良人。
“事情已经发生了,别人想做改变也是情有可原。
显而易见,当初胡家找到徐家,看中的也不只惜时个人。
如今想退我们徐家姑娘的婚,想必也会深思熟虑。
倒是我们徐家,该继续还是放弃?
这个问题,你得先问问惜时,当然还有你这个当爹的想法。
嫁与不嫁,退不退婚,各种利弊,你掰碎了、弄清楚了,你再决定,该不该嫁?或者该嫁什么人?
再者,你既做了族长,就该知道惜时的婚事,代表了全族的颜面。
这可就不只是你一家的事了。
你若因为一些无法挽回的事儿,选择把族长女儿的婚事办得委委屈屈,那族里其他的姑娘,又该如何婚嫁呢?”
没有直接的反对,但徐思雨从多方位给徐成杞讲明了她对这门婚事的看法。
姻缘不同,人物不同,经营也不同,
没有什么是正确的答案,各人都在取舍中选择一条相对舒心和顺意的路。
徐成杞扶灵走了,他要去走他的新的人生路,挑着一族人的命运重担,徐思雨看着她的这个大侄子真是老了许多。
想永葆青春的她,总想少些事,少些事来烦她,但事总是与愿违。
这一年,全国大灾,民生艰难。
徐思雨捐的一百万石粮食只帮乐州挡住了外界骚扰的压力,可患灾未缓,天下便说不得太平。
徐家商队还在勉力往北面输出。
商队受到的劫难是越来越少,那是因为能看到的活人亦越来越少。
经过雪灾大冻、蝗灾断粮的北方人,龟缩在城池、军屯之中还活着的也是真命硬、真有本事的。
大明的东地情况也不好,但东面连中原沃土、江北平原,古汉时称“中原三县可抵西南一郡”,是以恢复得还算快。
哪怕只有一季的收成,但养得起人,日子慢慢就平复下来了。
徐思雨接到皇太女巡访的消息是从元州发来的。
借调商船迎接,说得直白点,从上船那一刻,徐思雨就得开始接待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