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一样附和,质疑赵琛。
赵琛才知道,现代人的思维跟古代人还是不一样,他们想的是朝廷的颜面,朝廷代表的是权力,官方,是唯一的权威。
不管是以前的官吏,还是现在的官吏,那都是为了维护朝廷的威严,而找商人拉赞助,那不就是对商人低头吗?
“各位,你们应该不明白,这在商来说,只是一个合作,跟求不求没关系,给他们打打广告,增加他们的收入,利润,他们为了这个给我们投资,给钱,也是一种商业行为,大家都完成了自己的目的,如此而已。”赵琛解释道。
大臣们都持怀疑态度,没赞成,也没反对。
赵琛见这些人都不说话,直接说道:“赵安,你放心去做,有方案,先给三位丞相看看,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修改,最后给我看,可以的话,先在一部分地区试试,有成果,再扩大地区。”
“卑职遵命。”
“对了,萧大人,现在国家的财政状况如何了?”赵琛问道。
其实这些事,他基本没管,他主要是提一些大的政策改变。
“元首大人,现在国库刚刚有些起色,前边废帝胡亥,还,还有先帝,修建的宫殿,太多,已经没钱了,现在才有点钱,国库也不过十万贯铜钱。”
“十万贯铜钱?这么少?”赵琛咋个感觉这么少。
别看这十万的数字多,这可是全国上来的啊。
“元首大人,您刚刚减免了天下赋税,钱粮,还要赈灾,这一进一用,自然就少了。”
“用到位了的就好,就怕没用到位,该用的就用,剩那么多钱也没好处,剩多了,证明,咱们,不会用钱。”赵琛听他说,是这些方面用的钱。
那他就放心了。
“元首大人,言之有理。”
“这些钱,应该都是商税收上来的吧。”
“元首大人英明,确实是商税,元首大人减免钱粮后,朝廷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成了商税,土地粮食的产量大增,让许多百姓农民把多余的钱粮卖了,商税就增多了。”萧何说道。
“那就好,商业重视起来,他们有钱,国家也就有钱。”
不过,萧何还是打心眼里佩服赵琛,这其中的经济关系被他玩明白了,没有农业税了,结果商税变相增加了。
其实很简单,封建王朝都忽略了商业的作用,一个重农抑商,让所有王朝不得不去循环往复。
重农,却不制止土地兼并,农业税还贼踏马高,抑商,又没什么商税,限制其社会地位,生活习惯以及自由发展。
这都是王朝三百年循环的重要原因,重农还压榨农民,又限制商业发展,不亡,谁亡,赵琛不限制商人的享受生活,你挣到钱了,合法的,该你的,你享受就完了。
也不歧视你,正常经商就没问题,而且商业还可以提供不少就业机会,解放土地的压力。
几乎所有朝代都被重农抑商给坑了,宋朝也不例外,你看宋朝商业多发达的,实际上商人的地位还是非常低。
所以,中国古代的资本主义,一直都是畸形的,抑商,商业发展不起来,受限制,受人歧视,商人自然不会一直扑在商业上,为了提高社会地位,自然,也会让后代选择去科举,当官。
一旦受限制,那就无法发展生产力,不是农业生产力,而是商业生产力,这无法得到解放,那鬼才去研究生产力发展的方式,自然产生不了系统的科学技术,也就是,工业革命。
这就是为什么明清在科技上出现了停滞,而西方起飞了的原因。
中国的封建制度,肯定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封建制度都先进,但是,别人一旦进化成资本,那再完善的封建制度都只是挨打的份。
当然,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和资本主义的相背道而驰。
赵琛,却不是,封建制,他可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