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座房子,都是两层,主体用石头建造,也不用刻意雕琢,要求双面拉线,保证最基本的墙面平整,到时候勾缝就行。
至于所需要的石材,青沟和盘龙湾都不缺,在清理建房场地、庭院和修路的时候就能开凿出不少来,包括河沟里的一些山石都能用上。
楼板直接用粗大的松树木头加工成大木方,铺上厚实的木板作为楼面成为二层,顶上的房梁、椽子也是一样,青瓦一铺就行。
宽大敞亮、厚重实在加上别致的造型,经久耐用,过上三四十年也不过时,这辈子盖上一座就不用再折腾了。
一番计划下来,也就是青瓦需要购买,其它的材料都是能自己取材的。
材料上花不了多少钱,主要是工程量不小,需要不少人工。
而石头建房,越是往高处,越是困难。
按照陈安的要求,地基大石头铺建,墙体则用大小差不多,最好能一人就能抱起来的石头就行,不需要过分大,简单打整平面和棱角就行,要求自然而不显粗糙。
几个石匠和木匠师傅,都是村里的,他们早知道陈安打了黑娃子和豹子,所能换的钱,足够支付工钱,完全不用担心。
他们尽管对陈安这些设计觉得古怪,完全是不是老式房屋的建造方法,但有工做,有钱拿行,当然选择听主家的。
要建房,得先修路。
陈安干不了重活,他领着几个石匠和耿玉莲、瞿冬萍开始按照规划的线路修路,充当指挥,宏山一家暂时没什么事儿,也来帮忙。
石匠提着大锤、錾子、楔子,收拾沿途阻碍的山石。
宏山他们则是挖土平路,砍挖那些挡道的树木。
而陈平和陈子谦则是领着木匠,到附近山上挑选采伐松树,简单打理枝桠,扔山上放着,得等路修好后才能拖回来,根据需要打理木方、木板之类。
山里树木多,一天就能放倒不少,管理没那么严格的年头,谁家建房都是自己上山伐木。
也就花了三天时间,树木砍伐得差不多,所有人就全部集中在修路这件事情上来。
陈安去找杨连德开批条,要在青沟、盘龙湾建房的事情,其实早已经传开,只是被大多数人当成是一个笑话,都觉得这一家子脑袋有问题,选那么两个偏僻的,到处是山石的山沟。
平时碰到人,不少询问的,从他们脸上那种不经意的笑容里,看到不少戏谑。
当然,也有相熟的好意劝说过,但陈安依旧选择坚持,相信过上些年,会从他们脸上看到更多的嫉妒。
或者,等房子建起来,他们就只会羡慕了。
现在,真的见陈安一家子开始张罗,村子里一下子议论开来,闲着没事的人,还会有意无意地过来转悠一圈,也有过来询问要不要人工的,想趁着生产队上还未正式动工的时候,多少赚上几块钱。
陈安为了赶进度,挑选着年轻力壮、干活麻利的选了几个加入进来。
人手多了起来,进度也得到大幅提升。
不过半个月的时间,一条从出村大路上修出的宽敞土路成型,在半道位置,一条分往青沟,更远的一条则是通往盘龙湾。
陈安干脆就着人手,花点钱,让陈子谦从队上借来牲口拖那些木头,就这样,或是靠牲口拖,或是靠人工抬,一根根粗大的木头被从山上搬运下来,分往青沟和盘龙湾,削皮后堆放起来晾着。
这又花了八天时间。
剩下的事儿,交给几个石匠和木匠就行了,给帮忙的人结算了工钱,各自回家。
这一转眼,差不多就过了快一个月的时间,山里冰雪早已经融化,渐渐变得晴暖,只是早晚依旧有些冷。
桃树、李子树、杏树的枝头上开满了花,有了它们的点缀,原本显得有些死气沉沉的山村,也一下子多了不少生气。
按照以往,生产队上早已经敲钟,召集人手,开始往田地里搬运农肥,进行耕种准备,而今年到了现在,依然没有动静。
杨连德不干队长的事儿一直没有定性,他也完全是一副摆烂的状态,啥事儿不管,都不怎么串门了。
陈安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手臂、肩膀上的伤口早已经结痂,后背上的两处伤比较轻,结痂已经脱落,只留下些许红痕。
一家子帮忙在青沟打理了几天建房场地,帮忙搬运一下石头、泥土之类的事情,忙了不过三天时间,天气却又突然阴了下来,下起蒙蒙细雨,一下子仿佛又回到了冬季。
每年春季和秋季,总会有这么一段日子,连着下上好几天小雨。
有雨水沾湿,石头也变得湿滑,容易抓不稳,不好摆弄,还容易伤人,建房的事情不得不暂时停下来。
两天小雨过后,小雨停了,太阳还是被云雾半遮半掩地覆盖着,就在这天下午,一家子在屋子里,听到大村子里传来的召集钟声。
没有过多停留,一家老小全都跟着出门,到了皂角树才看到,是公社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