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在旁边都快乐开花了,眼巴巴的看着皇帝,就希望皇帝点头准许。
朱厚照气极,道:“你又拿致仕逼朕,朕不许。你把那旨意给朕通过了,今天就这样了,朕累了,你们退下吧。”
朱厚照说着,就起身欲离去。
刘瑾正失望间,忽见谢迁膝行上前道:“臣亦请求致仕,望陛下恩准。”
李东阳也只好跟上,道:“臣亦请求致仕,望陛下恩准。”
朱厚照大怒,道:“好,个个都不想干了是吧,那你们都走好了。朕准了,朕都准了。”
朱厚照拂袖离去,出了乾清宫不远,就有些后悔了,想回转进去收回成命,又有些感觉面子上过不去。
刘瑾伺候皇帝多年,一看面色就知他后悔了,赶紧转移他的注意力,上前道:“陛下,蜀地送过来一只食铁兽,长的憨态可掬,浑身毛茸茸的,好玩的紧,陛下要不要去看看?”
朱厚照果然注意力被转移了,兴高采烈地跟着刘瑾去找食铁兽玩。
这边厢,刘健三人,相对无言,满心悲凉。
刘健叹口气,道:“孟子曰:‘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老夫已然不遗余力,依旧不能力挽狂澜,诛除逆贼。去休,去休!”
三人回到内阁,草拟了请求致仕的奏疏,上报到司礼监,然后就回家等御准的消息。
原本三人以为,刘瑾必然会用最快的速度,把三人的致仕请求通过。可谁知,最终下来的旨意,却只御准了刘健和谢迁两人的致仕请求,唯独留下了李东阳。
皇帝终究还是后悔了,只把性格最刚硬的刘健和谢迁给赶走了,却把性情温和的李东阳留下来做事。
李东阳又再次上疏请求致仕,依旧被驳回,如是者数次,李东阳无奈,只好留下。
内阁三个大学士,有两个致仕。这个巨大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京城,闻者无不震动。而那些资历足够的人,则是对内阁新空出的两个位置虎视眈眈。
一时间,京中风起云涌,串联拜会之事变的频繁起来。
而这件事情里,最大的获利者,毫无疑问是刘瑾刘公公。
内阁三位大学士,可都是先帝遗留下来的辅政大臣。尤其首辅刘健,历仕英宗、宪宗、孝宗,算上当今,可为四朝元老。
刘瑾居然借用一件小事,就把内阁斗倒台,把刘健和谢迁赶走,这是何等的气焰熏天。
尤其,刘瑾这次还强行提拔了一堆低级官员,连升三级都是基础的,连升五级的都有。
自此之后,每天在刘府前候着的车队,明显又长了一大截。
在刘瑾的推动下,原本被封还的旨意,又下发了出来,这次给事中没人敢再封还了,一切顺利通过。
礼部右侍郎周瑞,户科给事中周祥,顺天府府丞周免,三人均被夺职下狱,具体量刑要等锦衣卫在子虚州查证后再定。
钱宁则带着圣旨,和陈茂生快马赶赴子虚州,胡卢翻身的机会到了。
()
。
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