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秀不以为然地说:“可别这么说,高中学校比我好看的多了。”
弟弟肯定地说:“我看都没有嫂子好看。”
家里在准备晚上的团圆饭,文秀就开始洗菜切肉,然后炒菜。炒菜的时候,妈悄悄过来给她五十块钱,说:“这是一点见面礼,你一定要收下。”
文秀不接受,说:“太多了。”
妈解释说:“不多,这么好的闺女,肯跟大根,这是咱家的福气,一定要接住。”
文秀感觉太多了,说啥也不肯接,妈不答应,她只好叫佩轩过来,佩轩来了一看,就责备文秀说:“文秀,你接住啊。咱家兴这个,你不接怎么行?”
文秀委屈的说:“太多了。”
佩轩温和地说:“这是见面礼,是对你的认可,让你接住就接住。”
文秀只好接住。
文秀在厨屋炒菜,佩轩和姐姐给她打下手,需要什么佐料或配料,还不时去问妈,让妈帮着找。为了过年,家里专门去买了一个蜂窝煤炉子,买了几十块蜂窝煤。这样就不用专人烧火了。
文秀一边炒菜,一边和姐姐拉家常。她听佩轩说过,姐姐在八、九年前曾经去一个文工团呆过一、两年,主要是因为她唱歌唱的好。姐姐现在当老师也主要教音乐课,也就是唱歌。文秀也喜欢唱歌,所以她们两个就有了共同话题。说起来,她们都喜欢以前的那些歌曲,不喜欢文革中的歌曲和样板戏。两人一边做菜,一边说话,还一边唱歌。
炒好了菜,一家人准备吃饭,佩轩给文秀解下围裙,让她穿上大衣,因为屋里的温度也不高,有点冷。
小根给每个人都倒上酒,大家一起端起酒杯,大根说:“今年是个好年景,首先咱们祝福爹妈身体健康,幸福长寿。干杯!”
爹、姐夫、大根、小根都干了杯,妈、姐姐、文秀都只是象征性喝了一点。小根又给干了的杯倒上酒,大根又说:“第二杯是庆祝今年大过年,咱们一家大团圆。干杯!”几个男人又干了杯。小根又倒上酒,大根说:“第三杯是欢迎文秀第一次来咱家,成为咱家的新成员。干杯!”
大家都说:“欢迎文秀!”
于是几个男人又干了杯。三杯之后,文秀站起来,拿起酒壶,给爹妈斟上酒,然后双手捧起酒杯给爹,说:“我给爹敬酒。”
爹高兴地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笑着说:“谢谢文秀!”
文秀又捧起妈的酒杯,对妈说:“我给妈敬酒。”
妈高兴得合不拢嘴,说:“谢谢文秀!”然后接过酒杯也一饮而尽。
文秀还要给姐夫、姐姐敬酒,姐夫拦住文秀说:“不能这样,咱们是平辈,敬酒就免了,咱们共同喝一杯吧。”
说着,几个小一辈的都端起酒杯喝了。
文秀敬过酒,全家欢天喜地喝酒吃饭。妈一直夸文秀是个好媳妇儿,懂事,勤快,能干,脾气好,长的好,等等,说得文秀不好意思,只好一直笑着否认对自己的夸赞。
佩轩本来有点担心文秀,怕她不会干活,还怕累着她。看来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她不仅会干活,而且干的很好,也很懂事,有礼貌,会说话。炒菜的时候当仁不让,像个女主人;吃饭的时候像个小媳妇儿,温和谦恭。的确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爹娘很满意。虽说她娇生惯养,但是一点不娇气,心灵手巧,勤快能干,是个难得的好媳妇儿。
这个除夕的夜晚充满了这个家庭几十年来没有过的欢声笑语。
一家人吃的差不多的时候,听见有人敲门,佩轩站起来说:“我去吧,估计是找我的。”
他去开门,一看是王志伟、赵清云、侯江涛、王东明、酆大雨等一帮同学,殿安、大奎在后面,志伟打趣说:“我们来看看新媳妇儿。”
佩轩随口说:“有啥看的?都是同学,又不是没见过。来喝酒吧。”
江涛玩笑说:“那不一样,以前那是同学,现在是嫂子,身份不一样了。”
说着就进了屋,家里的人也吃的差不多了,都让出位来,让他们坐下。他们坚持不坐,让佩轩一个个拉着坐下。一个个都盯着韩文秀,把韩文秀看得脸红红的,害羞的不得了。
志伟笑着说:“嫂子就是漂亮,也只有俺哥配得上。让大奎来叫俺哥一块玩,他说有事,有啥事?俺们一想八成是这事,问大奎他还不说,他越不说我们越知道是这事,干脆来闹闹新媳妇儿。”
小根给他们换了筷子和小碟子,佩轩笑着说:“喝酒,喝酒。”然后他给每个人倒酒,一人喝两杯。王东明说:“你倒酒我们不喝,必须嫂子倒酒。”
佩轩解释说:“我先倒,先给大家赔个罪。然后让文秀倒。”
他倒了一圈,每人喝了两杯。倒到殿安这儿,他比佩轩长一辈,佩轩说:“你是叔辈领导,也跟着来起哄。哪有叔叔来看侄媳妇儿的?罚酒!喝四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