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老板心里乐开了花,迫不及待的跟周锦棠分享这个“好”消息。
“怎么样,是不是很开心,这些歌不用我们花一分钱,《明报》都帮我们出了,说是对你的补偿。”
梅老板抱着越来越沉的山雀,笑着说。
“高兴,我当然高兴,你让人把录音室整理一下,等《明报》征到的歌到了,我就去录制。”
人的名气越大,跟这个人有联系的事就越容易被重视,周锦棠知道自己这是被当做典型案例了,要怪也只能怪报社跳得太厉害。
好好的假期就这么结束了,周锦棠一点儿也开心不起来,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她有极大概率能够得到一张含金量很高的唱片。
《明报》的影响力很大,一时间新闻报纸上的跟风谣言几乎销声匿迹,唯有一些本就销量不好的小报满不在乎,继续报道。
各大作词作曲人积极投稿,周锦棠每天最少要看三四十份词谱,有的作词作曲完整,有的只有作词,没有作曲。
周锦棠最初觉得烦,看久了也觉得挺有意思的,听过的没听过的歌汇聚在一起,怀旧中夹杂着新鲜感,其中没听过的歌最多,因为好多歌词的作者都不是专业人士。
“这个人,看他的作品很有天赋,只是好像没听说过,应该又是一颗沧海遗珠。”
周锦棠轻声哼唱着面前的歌,眼中流露出几分惊喜。
如同寻宝一般,周锦棠兴致勃勃地看起了其他歌。
半个月过去,共有十六首歌得到周锦棠的青睐。
《明报》第一时间公布结果,得知自己作品被采用的人喜笑颜开,名声大振。
被淘汰的人觉得不甘,把自己的作品投到其他唱片公司,有的被看中,有的直接被拒之门外。
后面一两个月内,有多位歌手宣布自己将发行新歌。
谁都没想到,一篇杜撰的新闻会间接造成香江乐坛的这次盛事。
“快点录,别偷懒,说好的歌一到就开始录制的。”
梅老板此时像个无良资本家,焦急的催促周锦棠。
“知道了,知道了,等我先喝口水。”
周锦棠磨磨蹭蹭。
“喝完赶紧录,马上就要到10月了,没多长时间了。”
“小人得志”的梅老板异常猖狂,可惜他很快就猖狂不起来了。
“你怎么说话的,会不会好好说话?”
梅太太给了梅老板一个脑瓜崩,梅老板瞬间恢复正常。
“这是我亲手给你煮的水,对嗓子好,多喝一点。”
梅太太拿出一个保温杯,为周锦棠倒了一杯。
“我的嗓子也干,需要润一润。”
梅老板舔着脸凑过来。
“外面有自来水,自己去接一杯。”
梅太太随手给他拿了个杯子。
喝完梅太太的精心准备的水,周锦棠马上进入状态,半点没有几分钟前的拖拖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