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平日,谁家主子更得势她也就帮谁了,可徐答应已有数月衣料份例未用,如今冷不丁的来寻一件普通料子的衣裙,令人如何拒绝呢?再说她宫中的宫女还偷偷给自己塞了些好处,虽不多,可孙姵娇也知凭着徐答应的位分,能拿出这些已十分不易。
见绿意仍有接着推搡宫女的心思,孙姵娇迅速挡在二人中间拦住了她:“绿意姐姐消消气,你我皆在这后宫效力,便可知彼此的不易,承蒙主子信任将这尚功局交给我管,我自然不愿意看到有人在我管的这院里吵嚷动手,还请姐姐手下留情。”
见孙姵娇皮笑肉不笑的,绿意有些发怵,自己虽是璃昭仪的人,可毕竟昭仪的恩宠已大不如前,此时昭仪又不在场,即使孙姵娇真发作起来让自己下不了台阶,她也得哑巴吃黄连。
“一切全听孙姑姑的,毕竟您才是尚功局管事的,布料该如何分,还不是您一句话的事儿。”绿意这般笑意吟吟的回应着,心里却在骂任凭这老女人再蠢,昭仪与答应的位分孰高孰低,若不是她脑子烧坏了应该还分得清。
说来说去,问题又好似抛绣球般丢回了孙姵娇身上,压住绿意不在尚功局欺负人她是敢的,可若真要她为了徐答应得罪璃昭仪,她如何算也不值当,正准备转身再劝说临水阁小宫女换一匹布料时,闲适淡然的女声自人群外响起。
“听了半天,原是两个小宫女在这儿闹笑话呢!”
众人回头,见是面色红润、巧笑倩兮的宠妃沈才人,纷纷识相地行礼让出一条道。
对于众人的反应,沈凝酥满意极了,心底偷笑着,连带言行举止也愈发摆起了架子,用手慵懒地扶了扶头上的翡翠珠子步摇,懒懒地问道:“前些日子孙姑姑不是将这些布料全都送给我了吗?难道近日又有新的了?”
彼时孙姵娇还摸不清这位主子的脾气,不知她是有意为自己解围,还是要发难于人?于是规矩地躬身回答道:“回禀沈才人,库房近日皆未收进新的彩晕纱。”
“如此说来这两宫之人,争的是我的东西咯?”
孙姵娇叫苦不迭,自己确实说要用彩晕纱为沈才人缝制几件春裙,但何时说过那彩晕纱全都献给她了这样的话——她是主子,她倒脸大,就这般问了出来,可要自己如何回答?敢说一个不字吗?
于是孙姵娇又笑了,点点头算是肯定了沈才人那句问话。
“既然是我的东西,那这两宫的人在争什么?”不等孙姵娇惯回答,沈凝酥又将疑问丢给那两位宫女,“说与我来听听,你们在争什么呢?”
宠妃就是宠妃,气势直接压得众人不敢说话,就连方才气焰嚣张的绿意此时也偃旗息鼓,垂眸不敢言。
沈凝酥这才作罢,玩够了似地笑笑:“福宝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去将朝云宫的彩晕纱取过来。”
“是。”福宝得令上前,一把将绿意及另一位小宫女各持一头的纱抱到自己怀中。
“说到底还是奴才不懂事,可念在你们都是为了自家主子,我就不计较了。”沈凝酥一边说还一边欣赏着自己手上戴着的翡翠手镯,“孙姑姑还愣着做什么?带我去看看新制出来的衣裙呀!”
“请沈才人随我来。”孙姵娇笑得谄媚了几分,心中正谢天谢地谢沈才人替她处理了这棘手之事。
从尚功局出来沈凝酥直接回了宫,见她回来,清絮急忙端着刚换了的汤婆子进屋伺候:“小主,刚才那小宫女一出了尚功局的门我便偷偷追上去问了,她叫沫儿,是临水阁徐答应的宫女,她说自徐答应得了水痘便断断续续地温病燥热,近日已开始说昏话,今儿早上徐答应好不容易醒了,开口却说料想自己是快不行了,要沫儿拿了银两到尚功局请人赶工裁制新衣,好让她干净地走。”
说到这儿清絮已开始啜泣起来,听的那两人眼眶也忍不住微红。
“徐答应老家正是盛产彩晕纱的地方,她的母亲又刚好是织娘,长年累月地织彩晕纱,所以今儿个沫儿看到木架上有那纱极高兴,为了让自家主子欢心些,便说什么也不肯将纱让给绿意。”
沈凝酥点点头,收好自己悲悯的情绪:“我原是看不惯绿意仗势欺人才将纱占为己有,如今又得知徐答应的境遇,不若直接将纱送她罢了,也算是行善事一桩。”
“叶岚,一会儿你将这纱送去临水阁,徐答应若收下,便问问她的意思,衣裙是要自己做呢?还是请尚功局的人赶工?”
“若是要自己做,你回来便是,若是赶工,还需得陪着那沫儿再跑尚功局一趟,以免生出岔子。”
“是。”
“水痘引起温病也是常有的,她徐答应怎就扛不住。”沈凝酥闷闷地感叹到。
叶岚将火龙里的炭火吹得更热了些:“温症虽容易医治,可若拖得久了,或烧坏脑子或伤及性命也时有发生。小时候我们村里便有跟我一般大的小孩因温症没钱医治,八九天后燥热退去,待人醒来时已连话都说不清楚了。”
“再说那临水阁本就依水而建,阴寒湿漉,水痘又是喜湿之症,若无太医悉心医治只自己胡乱找偏方试,就如同将性命交之运数。”
“姑姑你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倒活生生像个老郎中。”清絮插嘴到。
“清絮姑娘你自小入了沈府,没见过这些事,自然不知道,我是小时候听得多了看得也多了,所以懂得几分皮毛。”
“那……徐答应会死吗?”清絮担忧地问。
“这便看她的造化了。”
“她不会死的。”静静听两人对话的沈凝酥突然下定决心,“你去太医院请太医去为徐答应问诊,老师傅定是请不动的,挑个心肠好点的弟子便可,该打点的茶水钱也都好好打点。”
“是。”
“行了,你们两人都去吧!下雪路滑,走道留神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