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宋凤林本来还有几份文书要写了让亲卫带回去武源县,结果手酸得一提笔就直抖,写出来的字也没法看最后只得作罢。
三日后,大将军麾下副将亲自送来了刘湛的就职文书和游击将军印信,一并送来的还有两身藏蓝色官服。
刘湛坐在太师椅上把玩手中婴拳大的印信,大楚重文轻武,建国时便特意将武官的品阶压了一阶。
因此游击将军已经是将军头衔却只是五品官,刘湛倒不在乎这些。
刘湛心里忧虑的是睿王许他兵丁人数不设上限,那也得有这么多兵源才是,这些年来北疆数度征兵,刘湛再去搜刮一遍也刮不出两万兵丁来。
朝廷虽然允诺在中原征兵充实北疆,然而大半年过去了也不见有动静。
此番给阳关大战北军又折了不少人,刘湛晋升游击将军后麾下兼管岱州营,加上岑州营两营兵丁也才堪堪过一万人。
还有这岱州营问题也颇多,原是欧阳杰麾下,欧阳杰牺牲后,他麾下三个营便被瓜分了。
如今的北军格局,大将军周澶之下次一级的前锋将军只有徐牧远,再次一级镇军将军有两名,一是张泰宁,二是大将军家臣周随,游击将军却只有刘湛一人。
原除了刘湛外还有四名游击将军,第一次给阳关大战作为前锋的游击将军四人全部殉国。
而作为将军副将的中郎将倒是有好几名,像一直跟刘湛不对头的赵午光就是中郎将。
话说回来,统领岱州营的中郎将乃岱州方氏嫡系的女婿,此人是万万不能用,哪怕他主动归顺也信不过,还得找个由头打发走,岱州营上下兵官也要筛选一遍。
还有一下子多出来的空缺也需要合适的人顶上,两个副将的缺,一个给曹壮,另一个给在岑州看守大本营的李小连。
还有曹鸣刘湛也想把他招回来带在身边历练,不能浪费了一个好苗子,还有许多人不一一列举。
这些跟随刘湛一起长大的兄弟们,也许都不成熟都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是忠诚听话好学才是刘湛最看重的本质。
曹壮他们的武艺单拎出来都是个顶个的出挑,他们缺少的只是带兵打仗的经验。
要说刘湛最想带再身边的人其实是宋凤林,不是因为私下的关系,而是宋凤林的谋略有其独到之处很多时候都让刘湛自叹弗如。
刘湛很清楚自己军中缺少一个智囊,他本来相中沛公离想着虽然毛病多点但还能用一用。
但是这几日宋凤林暂代刘湛处理军务,那一桩一件完美无缺的安排让刘湛再也看不上浑身小毛病的沛公离。
更重要的是,宋凤林还能教一教那些五大三粗的家伙学会动脑子。
刘湛想着想着便不自觉入了神,他看重的几个苗子都安插在了岑州六县,如今要把人调回来就得另外安排人去顶这些缺,还有野松岭的工程由谁来主持?
刘湛头疼的揉了揉额头。
“该喝药了。”这时宋凤林端着药过来。
刘湛一口喝干,却在宋凤林转身要走的时候突然将他拉进怀里,下巴搭在宋凤林肩膀上放软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