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省以为自己是在梦中。
缓缓转到门口,却见青青草地上躺有一具尸首,身着红色马夹,全身水淋淋的,肿胀不堪。正是那天上岸的迷途者。
他又一次大惊失色。
他忆起那人曾提到过海难与洪水。可怜,他原来并没有逃脱啊。连救生衣也救他不得。
但他与紫阳书院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身后又有响动。陈省紧张地转头看去,见又是一行行竹筏溯溪而上,上面整齐地端坐着的,是一具具微笑着的赤衣死尸。
大概,真的是来自海洋吧。这些人可是海难中的不幸者么?
但海洋可是红色的么?
陈省这才察觉到,他与那些不速之客,是两个世界的人。但他们却在这个节点上遭遇了。
陈省需要用一生来思考这一切,思考世界的本质。
抱着这种理念,他又回到了研易台。
红色也好,绿色也罢;活人也好,死人也罢,权且由它们去吧。
把这些,当作一场梦罢。
在随后的梦中,他见到了朱熹,并觉察到理学大师的不安。朱熹忧虑地告诉陈省,他的后代子孙,已极度衰微了。
陈省在梦中思忖,可能朱熹本人就是一个梦中梦。
而九曲溪,是死鬼朱熹手拎的一根红色勾命索。
第三章郑和的隐士们
一、决定
宣德五年,三宝太监郑和再次统领舟师前往西域,金陵人林观作为舍人,是随行者中的一员。船队从江苏太仓出发,由东海而人南海,经爪哇、古里、柯枝等番国,到达忽鲁谟斯及阿丹国,又循大洋西去,停靠木骨都束,最后直抵卜剌哇。此即今谓非洲之地域。
的确是距离大明帝国相当遥远的地方了,并且很可能便是此行的终点。十五世纪的如此远航,至此已让人感喟。林观看到,他乡风物迥异中土,人民习俗另有讲究。当地王侯们对大明使臣的到来皆感恩不尽,争相向三宝太监进献花福鹿、狮子、千里骆驼和驼鸡,这些或可以称作沉沙栖陆之伟宝、藏山隐海的灵物。
中国水手在此间盘桓一月有余,与当地人相处甚洽,日久却也不免心中泛起思乡情意。彼邦国王当即表明,愿遣王男、王叔或王弟,齐奉金叶表文随船队到中国朝贡。
然而,三宝太监郑和却一反常态,迟迟也不下达返程的命令。
连日来,每天清晨,林观都看见郑和伫立于宝船船头,面向霞光如炬的正南方向,流露出若有所思的奇妙神情。这种情况,是以前没有过的。林观不免暗自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