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武则天 大唐 > 第241章 契丹叛乱(第2页)

第241章 契丹叛乱(第2页)

李旦曾数次提醒黑齿常之,让他提防契丹,但是黑齿常之并没有按照李旦的提醒来做。

黑齿常之到了安北大都护府任都护之后,为了拆散李旦在北疆的实力,反而以防范契丹为由,将骆宾王与陈子昂都调到了与安东都护府的交界地的两端。

骆宾王与陈子昂一南一北,相去甚远,难以呼应。

陈子昂驻兵在安北的南部,靠近营州,倒是可以协助营州都督赵文翙防范契丹。

但是由于洛阳的十六卫禁军之中,势力纷繁复杂,武则天的爪牙甚多,李旦对洛阳的禁军并不放心。

所以将陈子昂调回了洛阳,现在已快行至洛阳。

关于契丹作乱的消息陆续传来,李旦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了一番。

问题的主要原因出在了营州都督赵文翙身上,他早年出身行伍,随刘仁轨、薛仁贵打过不少仗,立过不少战功,算是一员勇将,但是他居功自傲,一直以来性情傲慢、暴虐蛮横。

由于常年与边疆各族征战,便一直将各族视为夷狄。

所以他当了都督之后,没有采取比较宽仁的戍边政策,而是多次侵侮契丹诸部,甚至是将境内的各族当做奴仆,对待他们十分严苛。

大唐派驻在营州的官员们也都跟着赵文翙有样学样,掠夺部落财产、压榨牧民,之前已经爆发了室韦之乱,就是这样引发的。

但室韦势力薄弱,叛乱很快即被赵文翙平息。而武则天又一心扑在了登基上,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赵文翙自以为有朝廷不管不问,又有大唐强大的实力做依靠,越发的肆无忌惮。

恰巧近来北疆遭遇雪灾,导致饥荒。

契丹首领李尽忠向赵文翙求粮,赵文翙非但不给粮食,还对李尽忠等人恶语相向,冷嘲热讽。

而且不顾朝廷的免赋诏令,照旧索要马匹牲畜。

李尽忠与大舅哥孙万荣不忿已久,终于忍无可忍,于是发动奇袭夺取营州,将赵文翙诛杀。

虽然有赵文翙的为官不仁,但是也有其他的原因。

那就是后突厥之患自从被李旦平息之后,后突厥便一直依附大唐,再加上毗伽可汗默棘连年幼,对突厥各部的掌控力也比以前弱了许多。

而武则天之所以将黑齿常之调到了安北,见到后突厥境内到处都是李旦的白袍亲王生祠,心知突厥已经臣服于李旦,这让黑齿常之与武则天都十分的担心,便处处提防、限制后突厥。

又加上这两年安北夏天旱灾,冬天雪灾。。。一直不断。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突厥的势力在不断地削弱,以前依附于突厥的部落转而改向其他部落。

草原上的势力就是这样,此消彼长。

突厥变弱了,其他的部落就会崛起。

契丹的实力便这样崛起了。

当然,即便不是契丹,也会有其他的部落兴起,这便是草原上弱肉强食、兴亡更替的规律。

李尽忠的实力强大了,又不堪忍受赵文翙的压迫,瞅着大唐内乱之际,又加上陈子昂的兵力回援洛阳,便趁势发动了作乱。

这个时候,作为安北主帅的黑齿常之本应该出兵,趁着契丹还未完全起势之际,将其镇压,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

黑齿常之身为武则天信任的最主要将领之一,此时他的心中是十分矛盾的。

因为洛阳这些日子的反复政变,让黑齿常之有些不知所措,他一直在观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