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月初三,晏琅要去左定城,这是一年中她最期待的日子。
她会在左定城待几日,初八前赶回京都。
初八日宫中吃腊八粥、举行冰嬉,晏琅不能缺席。
她去淮时和殿中,告知他初三日的打算,两人在廊下说了会儿话,后,淮时和跟前走来一人,是着女装的李道询。
晏琅见她打扮盛丽,今日钗裙具备,兰花一样的美韵,晏琅瞧的不转眼。
她是到淮时和面前言东宫新进书籍的事,身后跟着一位送淮时和所需典籍的宫人。
宫人将书呈上,李道询见晏琅与淮时和有事相谈,便离去。
离去时往另一侧的廊方向走,晏琅站在这方廊下,能瞧见人的身影,远远瞧着,见着人的女装,她道:“真美呀。”
道询姑娘平日在宫里很少着女装,所以尤其赏心悦目,令人惊艳,晏琅一直看着。
淮时和看向她。
之后,晏琅怀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出宫。
她到左定城时已是申时,腊月天气寒凉,但今日有阳,正如晏琅的心情。
她到了左定城后,马车驶进了一条僻静的小巷,这条巷子右侧有几个院子,不过都闲置没有人,小巷距迎来楼不远。
晏琅下车,推开中间的一道院门,她与身后的几个侍卫走了进去。
半个时辰后,迎来楼中,中庭舞台上有人表演吐火、跳剑等技艺,七八层楼高的地方舞绸女艺人在利用绸缎上下起舞,亭四面叫好声不绝,奔走、碰杯、高声阔论、畅笑的声音在楼中不断响起。
远远能瞧见高处的栏杆边往外招呼的手臂,或者勾肩搭背、猜拳行令闹嚷的人影……
一楼中庭西侧的一个廊道中,人影在廊上走动,两个勾肩搭背的人往北面方向而去,一位……
着亮黄衣的女子,头挽飞花双月髻,金钗步摇,鬓上盈然,她的身段与鬓发妆饰都十分好看,只瞧背影,定是个令人一眼难忘的大美人,但,她的面容——很平凡,眼睛不大不小,有点长,好像有点无神,鼻梁虽高挺,但整张脸组合在一起,就是,平淡、普通,甚至可说有点丑的。
女子面容不显,但有的人走过她旁侧,依然会多看她身段两眼,然后啧啧两声,可惜了。
女子听了,没什么在意,手拂一下鬓边的头发,几分洒脱。
她臂上挽着淡柳色的披帛,女子想笑,又让自己嘴抿紧,不要笑得太明显,但她真高兴啊。
听着自己鬓发上金钗步摇因她的走动而摇晃的声音,锦缎裙纱间摩挲的声音,晏琅真高兴啊,她摆动一下手,手腕及手背上嵌宝石链“叮铃”作响,晏琅很开心。
她提着裙角往前迈动几步,有点大,之后又收敛,慢慢行,路过的人群,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晏琅感觉自己也是这普通人中的一员,可以以自己本来的身份,行走在这世间。
当然,除了她这张“脸”。
晏琅抚了抚自己的脸,右侧,路过几人,其中一位姑娘,身子不高,大概十三四岁年纪,穿着红锈的衣服,双手双脚扒在柱子上,浑像个动物。
她扎着两个双髻,看人群,视线掠过亮黄色衣的女子。
她往那个方向看去,有两人到小姑娘近前,其中一位着黑青衣的少年道:“阿花,你慢一点。”
他站定在叫阿花的女孩儿面前,忽然手一按自己脖颈,道:“阿花,你又弄我,你——”他手拈起来一只很小的黑蜘蛛,后手做捏状,又看向一旁赶上来的浅灰衣少年,道:“小咕,阿花为什么就跟你好,我不好么?”他声音不甘。
旁侧的浅灰衣少年道:“你对阿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