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惨的。”她说。
苏秀也没想到会听到这样的事,她说:“大女人还怕没有夫郎?她们怎么不学娘,去府城闯一闯,攒点钱就能娶夫了。”
杨轻已经在抹眼泪了,听了说:“你当谁都像咱娘一样?一个不把男人当人看,一个没本事。谁能白手起家,靠自己攒下铺子房子?”
“是啊。奶奶,娘还有妻主都厉害。”安许说。
“好了,不说他们了,爹,要不再加刘夫人一两银子,让他给我们家也干一个月,我们好细细去找?”安许说。
“不用,我已经给你们找着了。”杨轻指了指外面,“有一个不错,他姓敖,就叫他敖夫人吧。”
“敖夫人?”
镇上姓敖的人是很少的,苏屏记得镇东才有几户姓敖的。
“是啊。我去他家试了他的手艺,让他炒了你们常吃的菜,不错。人也爱干净,话少。”杨轻说。
“那就他吧。马车夫我明天去找吧,问问以前和大嫂一起帮我们种田的外地户有没有会养马的。”苏屏说。
“嗯。”杨轻点头。
“马上要过年了,年货备起来没有?”杨轻问女婿。
“铺子经营着,家里的事也不敢忘啊,已经在准备了,爹。”安许说。
”那就好,那就好。尝尝这个红烧鱼,好吃。”杨轻说。
安许夹了一块鱼腹肉。
“我喜欢吃鱼,好吃。”苏屏夹了块鱼肉,想起来:“安许,娘去年的现在不是给我们送了米来,还送了柿子,娘今年还送柿子来吗?”
“柿子应该还有,山上就有。米和麦子今年留得少,应该也会送过来。我们明年不是也种麦子,我娘不用送了吧?”安许答。
“还是得送,我不爱吃面,爱吃米。麦子现在赚点钱,将来是保命用的,不是平时吃的。
让你娘继续送嘛,是不是,娘?爹?”苏屏看向母父。
“是啊,我们不爱吃麦子,又不是北方人。”杨轻说。
“继续送,和以前一样,按市价算,少不了你娘钱的。”苏秀说。
“好。”安许点头。
第二天上午,安小山就搭了村里的牛车,带着女儿安水来了苏家,送东西来了。
她也不知道日子,在苏家吃过几顿饭,看看米耗得差不多,就来了。好在几年里,也没出什么差错。
只是亲家结了一半钱拿了一半东西,叫她给屏姐儿送米过去。
她一想也是,两家分开住当然要分开吃。
她让女儿敲门,出来的是个男人,看起来是生养过的。
“你是谁?”安水警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