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也知道的,主翁生前对我们这些下人就很不错。听到我的央求后,主翁沉默了一会儿之后,答应了我的请求。”
“然后主翁就站起了身,领着我出了判官院,穿过回廊,到了另外一处公堂。到那里以后,老爷让我在门口候着,他一个人进去了。”
“过了一会儿之后,老爷就从那个公堂里出来了。手里还拿着一张黄纸。”
“徐三,你的时候还没到。这是谍文,待会儿你拿着它去你之前到的那个公堂,主官看过以后,自然会安排人送你回去。”
“听到老爷的话,我不由的大喜,赶紧给老爷磕了个头。伸手接过老爷递过的谍文,就准备走。”
“这时,老爷又叫住了我。”
“徐三啊,我在这里的日子还算过得去,只是这手头的钱财和纸笔着实不太够用啊!等你回到家中之后,一定要帮我向家人捎个口信儿。”
“让他们赶紧给我烧过来一百万钱。还有那纸张,要整整两百张;笔嘛,也不能少,得有二十枝才行呢!记住喽,可别弄错啦!”
“对了,徐三呐,你可得跟家里人好好讲讲。咱们阳间的人烧钱的时候太不仔细、太不小心啦!好多钱被烧得稀里哗啦、乱七八糟的。”
“这里连个会裱糊的匠人都没有,根本没法把那些破烂的纸钱给重新串起来。每次要用钱的时候,真是费神费力。”
“你回去以后,务必交代他们,烧钱的时候,一定记得先用一块帕子把钱包严实了再点火烧掉,千万千万别忘了这件事儿哈!”
“估计家里的人可能不会轻易相信你说的话。这样吧,你把这个东西带上,这是我临终之时他们亲手系在我身上的。你把它拿回去,就当作一个验证吧。”
“等老爷把他手臂上的首掠取下来系在我的手上之后,老爷又对我挥了挥手,‘赶紧走,赶紧走。’”
“说真的,我都没想到老爷安排的这么好。我又赶紧给老爷磕了几个响头,这才转过身去,才自己先前到了那个公堂奔去。”
“想着自己能够回来,别说我有多高兴了,回公堂的路上,我可是哼起了小曲儿。”
“结果,路上碰见了几个脸色阴沉的鬼使,看到我之后,将我拦了下来,还把我狠狠地凶了一顿,说是我不知规矩。不过,等到我把老爷给我的谍文拿出来以后,那几个鬼使脸色才缓和下来,挥手让我离开。”
“可是,这时候我却找不到去公堂的路了。跟着那回廊中,结果不知不觉地竟爬到一座高山上,山上的风好大,我一个啰嗦就掉下来了。”
“然后我就醒了,娘啊,我得先去老爷家报报信。”
听到徐三说完整个事情,然后看着他强撑着准备出门。
这时,家里人拦下了他。“你看,天色已不早了,明天去老爷家也不迟。再说,从家里到老爷家,也有这么远,大伙儿还不知道你活过来了,别给人吓着了。”
见家里人这么说,徐三也觉得有几分道理,于是就听从了家里人的话安歇下来,准备第二天一大早再去王家送信。
哪知道第二天天才亮,王家的人就到了徐家门口,气势汹汹地喊到,“好你个徐三,老爷托你带话过来,说是有要紧的事,你怎么不早点过来说呢?”
徐家人见到王家的态度,赶紧去叫徐三。但怎么喊也喊不答应,等到进屋一看,那徐三的身子早已僵硬,竟然又死过去了。
这下,徐家人可没辙了,赶紧把事情和王家来人一说。王家的人犹自不信,等看到徐三僵硬的尸首,骂骂咧咧的走了。
王家人是走了,但徐家人却是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上次徐三死了四天之后活过来了,这次会不会又死了之后再活过来呢?
不光是不敢动徐三的尸身,一家人彼此间不停地埋怨指责。既然老爷让徐三去家里报信,我们就不该拦着徐三,现在好了,该怎么办呢?
不过,徐家人心里也存着一丝侥幸,毕竟老爷上次曾出手相助过徐三,倘若徐三能再次向老爷跪地磕头,苦苦哀求一番,说不定老爷心一软,还会再度伸出援手帮衬他一把。
就这样,过了三天之后,徐三又醒过来了。这次醒来以后,徐三先是给家里人痛骂了一顿,说是不该阻拦他去送信,险些耽误了老主人交付的要事。
好在老主人宅心仁厚、念及旧情,竟又大发慈悲地帮了他一次。只是回来的路上,徐三让某个神尊给遮留了,让他参加了一场竞渡,差点溺死在水里。
等到徐三把身上汗津津的衣衫脱下了,在徐三的左臂上,赫然系着王老爷给他系的首掠,上面的封识清晰可见。
因为王家人的责备,再加上徐三当了几天鬼卒的事情又慢慢传了出去,在乌程,别人看到徐三之后总会在背后指指点点。就连徐家人,走在路上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
在徐三第二次复活之后的第七年,徐家租借的田土到期了,主家不肯续租。徐三一家没有办法,只好搬离了湖州,来到了秀州魏塘,在一户方姓人家租借了些田土,成了方家的佣耕。
和在乌程浔溪相比,日子是过得更清苦了一些,但也还是安稳平静。一家人都以为这是真正的落了脚。
哪知道天有不测风云,徐三一家耕作的田地,不是动不动遭灾,就是和别人家一样的种法但收成却会平白无故的少上几分。
在魏塘呆了个六七年之后,徐三背上的租谷实在是还不起了,走投无路之下。徐三一家就打起了主意,准备连夜坐船逃离,回到乌程另谋生计。
结果,等到徐三一家人摇着小船到了太湖边上的时候,不幸遇上了狂风巨浪,徐家人的小船一下子就被打翻了,一家老小全部交代在了那里。这是不是与徐三自己当初说的参加竞渡之戏有关,就不好说了。
但在这之后,大伙儿在聊起徐三的事情时,总是有些感慨,说善恶有报的有,说做事要顺天理尽人事的有,但对徐三拿起大铁锤子锤人的事,大家都是三缄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