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流派
西河大鼓根据发展时间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如清朝末期时,正值西河大鼓的兴盛时期,西河大鼓名家辈出,出现了各种风格流派。如按地域方言可以将西河大鼓分为“北口”“南口”“小北口”三大流派,北口的特点是演唱细腻,以“俏”“巧”为特色,主要代表艺人有马三峰、王振元、朱大官等,因此,这个风格流派也可称为“一朱二王流派”。南口的说书特点是泼辣粗狂,代表艺人有袁宗凯、马小疯、王殿邦等。小北口的说书特点主要是结语演唱细腻和泼辣粗狂的风格之间,具有刚柔并济、软中带硬的特点,主要代表人物有马瑞林和张永堂。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西河大鼓进人天津后,发展迅速,进入兴旺期,出现了许多着名艺人,产生了北口朱(化麟)派、王(振元)派,南口李(德全)派、赵(玉峰)派。李德全(1869—1932),原名不炳,直隶大城(今属河北)人。原坐科弦子书,后发现西河大鼓的长处而改唱西河大鼓。他首创了二板尾腔,规范了常用曲调,从而创立了西河大鼓的“北口”,行内称之为“李派”,其特点是“俗”,即书词通俗,书理易解,颇受市民阶层欢迎。赵玉峰(1894—1971),直隶河间(今属河北)人。因私淑评书艺人梁殿元,结识京剧武生高福安,将评书“扣子”和京剧“身段”引入西河大鼓的演唱中,融合京、津大都市时尚,被行内誉为“赵派”。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相继产生了以郝英吉及其子女(郝庆轩、郝艳霞等)所形成的“郝派”,郝英吉是“郝派”西河大鼓的创始人,曾先后师从王殿邦和马三峰的儿子马小峰名“马小疯子”),其形式兼得“南口”与“北口”的演唱要领,融会贯通,并根据自己的个人特点丰富与发展,形成了“郝派”的风格特点;新中国成立后,西河大鼓又形成了以马增芬及其父马连登为代表的的“马派”,西河大鼓流派纷呈,展现出多彩多姿的艺术风格。
经典曲目
《绕口令》西河大鼓传统曲目。短篇。花输。属技巧类节目。演员在十几分钟内流水般地演唱十几段绕口令,给人以美的享受。六七十年代马增芬、齐玉兰、蔡淑珍等都擅长此段。
《打黄狼》西河大鼓传统曲目。短篇。写书生傅恒昌误救白脸狼,反险遭狼害的故事。北方许多曲种如西河大鼓、河南坠子、乐亭犬鼓等均有堆曲目。取材于明小说之《中山狼传》,长春市曲艺团齐玉兰演唱此段声音响亮,悠扬宛转,深受同行和观众赞赏。
《春到胶林》西河大鼓新编曲目。植物学家蔡希陶,为给祖国寻找橡胶,来到西南边睡,走遍深山密林终于发现两棵三叶橡胶树。经过在荒山上栽种,数年后长成一片胶林。该事迹形成作品后,获全国优秀短篇曲艺一等奖。郝赫、郝艳芳于1980年创作,郝艳芳首演。
保护传承
传承价值
西河大鼓源于民间,吸收了各种民间曲艺形式的精华,以当地方言为基础,具有比较简单的音乐节奏,表演中独特的地域色彩,表演纯朴轻松,使其成为乡土文化的杰出代表。西河大鼓在百年传承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平谷地区许多优秀的民歌、器乐曲目,使当地的民间音乐在西河大鼓中得以传播。其唱词变化多变,将历史、天文、地理等知识传播于乡间,由于它的群众性和普及性,使其具有较强社会价值。同时西河大鼓对研究当时的城市风貌、民情风俗等均具有宝贵的历史价值。
二十世纪初西河大鼓辉煌一时,涌现了王书祥、魏炳山、李成林、郑瑞田、武英占等名家。但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西河大鼓的传承与发展出现了空前的危机,创演凋零,传人断档、曲目减少。虽2006年5月20日,西河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之,各地加大了对该艺术的传承保护力度。2010年,省群艺馆的伍振英和河间市文化馆的张领娣成为西河大鼓国家级传承人。河间市也制定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长远规划,拨出专项资金,邀请西河大鼓项目传承人为辅导老师,精心编写印制教材,并招收适龄学员进行传授。在保护与传承上,做了大量工作,但面对社会的发展、审美的改变,其发展仍呈现逐渐式微的趋势。
传承人物
马瑞河(清代道光年间),河北省高阳县说唱能手名,后人称其为“马三峰”或“马三风”。他幼年学唱木板大鼓,吸取前辈经验和得到韩云甫、韩云亭兄弟的帮助,在木板大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革。把木板改为了金属的梨铧片,使乐器伴奏更加脆亮;又将小三弦改为了大三弦,扩大了伴奏乐器的音量;吸取民歌、吸取等姊妹艺术对唱腔和唱法进行创新,并以头板、二板、三板的板式,规范了唱腔的板式结构;还创造了“一马三跳涧”“紧五句”“双高”等花腔。在长期的演艺生涯中,练就了精湛的技艺、并且精通音律、会演奏多种乐器、又会演唱民歌、小戏。表演时,动作放得开、泼辣、粗狂。许多同行和晚辈弟子争相效仿,使得这一新兴的曲种逐渐成熟,马三峰也成为了西河大鼓公认的主要创始人。
郝艳霞(1923—2003),出生于天津,曾担任天津市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她自幼随父学艺,十二岁登台为其兄郝庆轩、妹郝艳芳伴奏,后拜牛德兴为师。解放后加入天津市和平区曲艺杂技团,“文革”后加入天津实验曲艺团,晚年在北方曲校任教。郝艳霞和郝艳芳共同创造了一个新唱腔,被老艺人田起山命名为“满山芳艳”,为西河大鼓的音乐做出了贡献。其说书风格细腻,善于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擅长书目二十余部,其中长篇有《杨家将》《呼家将》《前后七国》等,小段有《大西厢》《一百单八将》,并新编新书《林海雪原》《桥隆磁》等。
郝艳芳(1925-2009),出生于河北省高阳县,曾担任辽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沈阳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她自幼随父郝英吉学西河大鼓,曾在天津、大连等地巡回演出。1949年创造了新腔“满山芳艳”,1952年加入沈阳民众曲艺团,1959年转人沈阳曲艺团,文革后下放农村,创作新段《段元星观星》《春到胶林》等作品。1982年,郝艳芳口述,由邱连生、宫钦科整理出版的长篇鼓书《小将呼延庆》荣获辽宁省人民政府优秀文艺创作奖。后期,又合作出版了评书《玉面虎出山》《五虎闹金陵》。代表性曲目有:长篇《杨家将》《呼家将》《岳飞传》等,短段有《姚大娘捉特务》《大西厢》等。
马增芬(1921—1987),出生于北京市,西河大鼓表演艺术家,被誉为独具风格的马派西河大鼓创始人之一。她五岁向继父学艺,七岁得赵玉峰赏识,亲自教授她许多唱段,八岁开始说书,30年代成名,曾与骆玉笙、常宝、张寿臣、刘宝全、白云鹏等同台演出。1953年到中央广播文工团,随团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马增芬对西河大鼓的内容、唱腔和表演方式都进行了大量创新,还积极编创新书唱段,歌颂新人新事。晚年积极投身于从事总结演唱经验和培养青年演员的工作。
王艳茹(1927—不详),出生于河北省高阳县,自幼受鼓书艺术的熏陶,十三岁在北京跳桥进行演出,1959年加入北京新艺曲艺团,1960年随团下放到吉林省广播说唱艺术团,1961年转下放到四平市曲艺团。她擅长刻画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善于运用灵活的板式变化刻画人物,说书风格演唱活泼、行腔自如、表情生动。代表性曲目有:长篇《呼家将》《杨家将》《回龙传》等,短段《李三娘打水》《蓝桥》《围土山》《八里桥挑袍》《古城会》等,并编创了长篇新书《新儿女英雄传》《烈火金刚》等,短篇新书《飞夺泸定桥》《刘胡兰》《杨发贵摔子》《三勇士推船》等。
段少舫(1933—2007),艺名段田玲,出生于北京市。她自幼随父亲段荣华学艺,十四岁拜师肖庆文学唱西河大鼓。从艺多年,创作并参演的书目有《呼延庆出世》《红色战士》《明英烈》《薛家将》《大隋唐》《破晓风云》《红岩》《苦菜花》《地道战》《地下尖兵》等,以及编演了《刘英俊》《贺相魁》等十余部英模事迹的书目,并出版评书《朱元璋演义》《呼延庆出世》等。
代表地区
吉林省是西河大鼓传入较早的省份之一,30年代初号称“大鼓王后”的王香桂和自成一派的赵玉峰以及刘玉海、刘相君、李金芝等,均曾在吉林省演出过。还有一些演员在吉林省安家落户,如20世纪四五十年代经常在吉林省演出的陈长祥、王瑞兰、黄起斌、杨香瑞、陈丽君等、以及60年代劳吉林省演出的王艳茹、蔡素贞等。在当地演唱的西河大鼓演员们,各具特色,如刘玉海击鼓套路新颖,道白没废话;黄起斌常吸取京剧、京韵大鼓的曲调,幽默的笑料;陈长祥、齐玉兰演唱对口,严丝合缝,滴水不漏;王瑞兰多用花腔、花嫩,运用自如;孙林艳表演细腻,唱腔圆润;陈丽君的贯口、俏口、唱腔运用自如等。主要作品有《杨家将》《呼家将》《薛家将》《大八义》《小八义》《大隋唐》《五代残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