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芫嘿嘿一笑:“怎么?不好听吗?多喜庆呀。”
舒长钰蹙着眉头:“实在是……俗不可耐。换一个。”
“不行,就叫喜洋洋。”宋芫坚持。
舒长钰不再说话,拿起笔,随意地在纸上写下“喜洋洋”三个字。
宋芫双手交叠搭着下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纸上的“喜洋洋”三个字,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果然还是舒长钰的字写得好,一笔一画犹如刀刻斧凿般有力,又似行云流水般自然,简直赏心悦目。
“行了,晚上可别忘了。”舒长钰放下笔,弯唇笑得肆意。
宋芫脸上的笑容一僵,想到那件薄衫,他就有些头疼:“那个……能不能换个条件?”
舒长钰挑了挑眉:“不行,说好了的。”
宋芫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了:“好吧,我穿就是了。”
他赶紧拿着舒长钰写的字,去请人做招牌。
等回来时,日头已渐渐西斜。
钟会他们歇了两个时辰,陆续起来,在收拾带回来的货物。
“钟哥,这是我刚做的薯片,来尝尝。”宋芫招呼钟会几人。
钟会笑着走过来,拿起一片薯片放入口中:“嗯,味道不错,小宋,你这手艺越来越好了。”
小五、小六几人也纷纷凑过来,各自拿了一片薯片品尝。
小五嚼了几口,眼睛放光:“宋哥,这薯片真是太好吃了!又香又脆,比咱以前吃过的那些零嘴都强多了。”
“我正是打算下个月开个小铺子专门卖这些零嘴。”宋芫笑着说道。
众人一听,都兴奋起来。
小六连忙说道:“宋哥,这肯定能行,就这薯片的味道,保管一开张就有好多人来买。”
就像悦茶一样,肯定能火遍全城。
“各位记得到时候多来捧场。”宋芫笑眯眯说。
众人都表示一定会大力支持。
闲话几句后,钟会问宋芫:“我回来时,听闻县里闹蝗灾,你这边的庄稼都没事吧?”
“还好提前收到消息,庄稼全都抢收回来了。”宋芫说。
“没事就好。”钟会忍不住叹息一声,“我回来路上,看到有些地方的庄稼损失惨重,蝗虫过境之后,几乎是寸草不留。”
小五小六几人也面露忧色,小五开口道:“只怕接下来这粮食价格要涨了。”
他们帮会几十张口要吃饭,之前买的米面可能还不够吃半年。
见气氛有些沉重,钟会随即岔开了话题,他三言两语便交代完这十几天的经历。
他们从云山县到广安府,光是赶路就耗费了四天时间。
途中经过溪竹县时,还遭遇了城门官兵的刁难,花了不少银钱才得以通行。
到了广安府后,他们直接在闹市摆起了摊位,很快便卖出一半寒瓜。
广安府毕竟是大府城,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他们对寒瓜这种新鲜玩意儿十分感兴趣,出手也大方,往往不问价格,就直接买下。
后来运气好,又赶上知府家的老夫人过寿,一口气将剩下的寒瓜全包了。
管家也不还价,直接按高价付了钱,还额外给了赏钱,真不愧是高门大户,财大气粗又讲究排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