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顾及杨过心情,李、龙二人暂与他告别,知道他也是要去襄阳,便约好襄阳城再见。她们二人就快马加鞭地去了嘉兴,特地拜访陆府,将武三通因为神志不清抱走郭靖幼女的事情告诉了何沅君。
何沅君深居府内,陆家又是生意人,尤其是在陆无双为了杨过寻死觅活之后,陆家对江湖中诸事从此三缄其口,以至于外面闹翻了天,何沅君却丝毫不知情。
“不知义父现在身在何处?”何沅君心中焦急,她心中自是对武三通担忧不已。
“我们可先行去找黄蓉,她必定有你义父义母的消息。”当下也不作停留,何沅君含泪拜别陆家,由程英陪同着和李莫愁龙熵一起赶赴湖北襄阳。
约莫半月功夫,一行人尚未到襄阳城,便听说贾似道由安抚使擢升为参知政事,又封临海郡国公。时人传言纷纷,都说是贾似道惩奸除恶,揭露当朝宰相的恶性为百姓谋福利,不仅不畏权贵且能大义灭亲,尽管身为宰相的女婿却能够刚正不阿,一时好评如潮。
李莫愁听了只冷笑。难怪她和龙熵这段日子一直能这么安宁,原以为是不是贾似道良心发现,却原来他是另有“要事”,若在这个当口惹出事端来,只怕对他名声不利。
可惜她们无权势,江湖中人说到底也不过就是一介草民。古时向来有“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之说,在汉武帝推广儒术之前,儒家文人和江湖侠士一样都不受待见。而今时代不同,儒家地位独尊,早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可侠士的地位却日渐堪忧,“儒以文乱法”无人再提,可“侠以武犯禁”却可谓深入人心。尤其是赵匡胤建立的宋朝,因他自己就是黄袍加身算得上以武犯禁,为了防止自己重蹈前人覆辙,赵匡胤实行更戍法——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严格控制军权,尤其对武人深为忌惮,故而宋朝的社会风气自来是重文轻武,不然也不至于到了南宋时积贫积弱成那般境地。国无可用将才,全是一群腐朽的老政客在把持朝政,想不亡国都难。
李莫愁想和贾似道对抗,就相当于民与官斗,其艰难程度可见一斑。尤其是贾似道还名声甚好,且步步高升的情况下,他如日中天,猖狂也让人无可奈何。
这大概便是江湖中人与朝廷政客的区别,纵性肆意的侠客生涯和步步为营的官场锻造,所以李莫愁从来就没能玩过贾似道。
就像郭靖。他在江湖中的声望不可谓不高,倘若当时允许出现一个武林盟主,郭靖几乎是当之无愧的人选。然而他入朝为官十余载,官职甚至从来没有过变动。这基本就是朝廷对江湖侠士“招安”的安排,人尽其才,用之而不重之,一来安抚人心,二来借此掌控“江湖”。毕竟整个国家的安定才是当朝者考虑的重点,“侠以武犯禁”若能消解自然最好,不能则招来安抚之。只不过,大多数江湖侠客是不能适应朝堂的,所以郭靖也不过是凭着过人的武功做了个襄阳守将,却一直未有高升。相比年纪轻轻就一路高升的贾似道,郭靖驻守襄阳城十多年从未有过升迁,这大抵就是江湖人入朝堂最有代表性的表现了。
可江湖中人不屑于玩弄阴谋诡计,并不代表他们腹中是草莽。尤其是李莫愁这样一个介于文武之间的人,虽说她文不成武不就,但相比个性十足的江湖侠客,李莫愁骨子里能够放得下来。
此番下山既为报仇而来,李莫愁就对有关贾似道的消息尤为敏感。可惜她们一行人一路过来,听到的几乎尽是贾似道的好名声。歇息闲聊时,何沅君道,“难得现在还有这样的好官,真是百姓之福。”
她刚说罢,龙熵就抬眼望向了李莫愁。她二人夜半絮语时,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两人均都已交底,李莫愁和贾似道之间的仇恨龙熵心中一清二楚。她只是叹息怎么会有这样可怕的人,两面三刀虚伪至极,实在令人作呕。故而听到何沅君这话,龙熵下意识地就去看李莫愁。可李莫愁只不过眼神闪了闪,嘴角勾出意味不明的笑来,却沉默着不作声。
程英犹豫了一会儿,才道,“我最后一次见到洪凌波的时候,好像……她就是和那个贾大人在一起。”
“当真?”李莫愁心下一惊。洪凌波早该知道贾似道就是灭她满门的仇人,倘若她和贾似道在一起……李莫愁深深皱眉,“千万不要冲动。”
“冲动什么?难不成她看上那个贾大人了?”何沅君掩嘴一笑,忽而想到什么似的望一眼程英道,“对了,英儿,那个沈公子怎地不见踪影了?前几日相公还说要请他前来做客。”
这话问得三个人都沉默了。良久,程英才红着脸道,“想必是有自己的事情罢。”
“也不见他来府上了,”何沅君叹气,“当日大哥有心将你许配给他,可看现在这情形,这沈公子未必是可托付终身的良人。”她说着,不由抬眸看一眼李莫愁。
自从知道李莫愁和龙熵是磨镜之后,何沅君心上就说不出的别扭。心道,这两个冰雕玉琢的人儿,怎么干出这等事情来?
然而她心中不喜却并不会说出口,生意人凡事讲究个“和”字,这并不妨碍何沅君与她二人淡淡相交。
只不过素日言谈,李莫愁能看出她的情绪来。可李莫愁不在乎,一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而已,倘若这次若不是为了郭襄,估计很难再和何沅君有什么交集。
她们刚在酒楼坐了一会儿,就见黄蓉亲自前来。李莫愁心道,黄蓉的消息真灵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