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老朱看了看常遇春,很是满意的拍了拍常遇春肩膀。
有常遇春为先锋,这世上就没有破不开的军阵。
“可惜了。”
月下云雾,季伯鹰望着上身被常遇春一戈劈成两半,死不瞑目的下山虎李过,着实是有些惋惜。
其实不仅是李过,包括之前被常遇春一戈枭首的刘宗敏,亦是如此。
抛开其他的事情不论,有一说一,李自成麾下这些将领,骨头比起明末那些个倒霉玩意,着实是要硬气的多。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之中,刘宗敏在大顺永昌二年的九宫山一战,力竭被俘,宁死不降,最后被清军所杀,死前还在破口大骂辫子。
而李过则是在李自成死后,以李自成侄子的身份接过了闯军大旗,受大顺军残部拥戴,自称‘小闯王’,继续率军抗清,辗转各处,但凡是遇到清军就是一个劲往死里整。
当时的辫子实际话事人多尔衮,知晓李过是个软硬不吃的硬茬子,派遣使者先后六次劝降李过,开出的条件更是高官厚禄任挑,然而李过丝毫不为所动,铁了心就是要和清军刚到底。
数年之后,李过率军过广西境之时,不幸染上瘟疫,病故。
如果是从时代人才效用最大化的角度来看,不论是刘宗敏还是李过,不论是从战场表现还是骨子硬气,这些从战火厮杀中拼出来的将领,都完全可以成为对抗关外清军的主力,现在却是死在了内战之中,确实是有些可惜。
不过。
这也是没法之事。
站在大明的角度,闯军就是贼军,攘外必先安内,为了平定内乱,对这几个闯军主要将领,自然是要重拳出击。
“仙师,老朱的拳脚功夫如何,他既然要与这贼军首领一战,不会阴沟里翻船吧?”
李二望着下方的老朱,眼神中略有几分担忧,更多的是幸灾乐祸的吃瓜之色。
“观其形,拳脚自成一派,应是战场自悟而得,勉强可为上流,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赵大开口说道,给出自己的专业评价。
以其早年纵横江湖、学贯南北的武道宗师身份,能够给出这个上流评价,已经算是很给老朱面子了。
“哦?”
闻言。
“那我呢?”
李二笑呵呵问道,脸上有着期待之色。
赵大瞥了眼满心期待的李二,眉头微微皱起,思量顷刻后道。
“射艺上流,拳脚下流。”
赵大说的也的确是实话。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华夏五千年来最伟岸的人物给出这一句评语,主要指的是李世民的军事才能,而并非指的是李世民的个人武力。
李世民虽然征战天下的时候往往都是亲上战阵,但实际上玩的是一手远程,主打adc,并非近战。
李世民曾经对尉迟敬德言道:‘我拿弓箭,你持马槊,敌军纵有百万,也奈何不了你我’。
翻译过来就是,我玩寒冰,伱玩诺手,管他是人是鬼,都给弄死。
“老赵你俗气,就不能换个词,非要用下流二字。”
对于赵大的评价,李二倒也没有反驳什么,他自己当然是清楚自己拳脚功夫,在武将一列中算不上多么优秀,毕竟是贵公子出身,练得都是君子骑射,拳脚肉搏这一点很难比得上那些行伍出身、整天提着脑袋搏命的专业武将。
“你自己呢?”